南江县石滩乡铺垭庙传说——三仙争选龙穴地
铺垭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规格属长方形两间双层四合院。那宽敞的大厅可容二百多人,后来变成学校。 从前有三位专门给别人看阴阳地宅,风水相命之人,四处巡游,上观天文,下察地理 …
阅读更多铺垭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规格属长方形两间双层四合院。那宽敞的大厅可容二百多人,后来变成学校。 从前有三位专门给别人看阴阳地宅,风水相命之人,四处巡游,上观天文,下察地理 …
阅读更多七星包(又名七星山),距南江县城约70公里,是南江河与明江交汇处两河口东南面平岗乡境内的一座凸起的高山,海拔高1400多米,乃南江、通江、巴中三县分界的界山。 不知哪朝的一个皇帝 …
阅读更多1960年农历的8月15日晚上,夜月风清,时值大跃进时期,人们的生活虽艰苦,白天忙于秋收,但是,在这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节日晚上,一家一户却苦中寻乐,过得潇洒。在这“三尺布票五斤粮”的 …
阅读更多通江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四川名茶有近百种,而最负声誉者有八。宋人范镇《东斋记事》卷四记有:“蜀之产茶八处、雅州之蒙顶……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其次罗村,茶色绿而味亦甘美 …
阅读更多二、《豆芽葱蒜叶》 《豆芽葱蒜叶》是通江解放前后唱得最红、影响最广的地方民歌,它是通江民歌的典范和代表。 解放初期,通江人民沐浴在新社会的政通人和春风里,劳动人民心情比的甜 …
阅读更多三、转移于长征之前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召开了清江渡会议,制定了依托老区,向甘南发展新区的“川陕甘计划”。红四方面军主力随即西移,15个团计数万红军集结于旺苍城附近。川陕革命 …
阅读更多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把由鄂、豫、皖根据地迁来的兵工厂,设于通江城的南岭上,规模很小,工人不多,设备不全,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1933年10月打下绥定(现达川),将刘存厚兵工厂 …
阅读更多据我所知,当时苏维埃区、乡、村各级干部的生活待遇是十分艰苦的,干部每月没有固定的薪金。工作还要不分白日昼夜地于,当时在那样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没有一个干部反映自己的工作 …
阅读更多王朝华(1913—2002) 通江草池乡人。红四军11师34团3营通信员。 1936 年4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我给刘伯承当警卫员。开头他是红军大学校长,红十一军与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镇原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