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通江教育事业献身的罗北平
学校工作有张有弛。1982年通过抓一整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建立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以后松了一下,显得有些散漫,重新学习修订《考勤考核制度》,工作又紧张起来了。 1985年负责抓高三的教 …
阅读更多学校工作有张有弛。1982年通过抓一整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建立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以后松了一下,显得有些散漫,重新学习修订《考勤考核制度》,工作又紧张起来了。 1985年负责抓高三的教 …
阅读更多在四川的地理版图上,位于川东北与陕南汉中的镇巴、西乡、南郑接壤处的通江,有点似一个人的肩胛骨,抵到陕西的下腹部。因通江地处川陕、蜀楚交界线上,历代旧志皆云:“依三巴之旧域, …
阅读更多鲜正学同志,通江楼子乡(现通江县诺水河镇)人,1933年参加了童子团,随红军长征,渡黄河,参加西路连。高台失败,从血盆里滚出来,亲眼看到董振堂、杨克明同志的壮烈牺牲,亲眼看到敌 …
阅读更多高洞子在万丈悬岩上,下面烟云滚滚,岩上山峰似剑,岩下为八海坪,由下而上,羊肠小道千回百转,要从山脚到山顶,大有“难于上青天”之势。岩背后为溜子场,峭壁千仞无路可通。这样的地 …
阅读更多杨国宝,字善全(1887–1946),“脉发泥溪,祖藉金柜”。祖辈靠佃田耕种谋生。经多年艰苦劳作,节衣缩食,逐步积累资金最终买下佃主边远田产,遂在梓淹杨家坝结宅而居,躬耕度日。 …
阅读更多1997年,偶遇流落失散红军朱兆平老人。 朱老在摆谈中清楚地记得他是在旧历1933年正月二八日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的。他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当年张琴秋同志在通江城东门大操场教唱花鼓词《团 …
阅读更多红军寨位于平溪镇(现诺水河镇所辖)寨包梁顶,原为古寨,红军入川时从国民党28军手中夺取,作为捍卫川陕苏维埃政府的重要军事要点,红军寨从此得名。寨已荒记多年,仅寨基有迹可寻。 …
阅读更多无数巴蜀才子满怀憧憬与希望,踌躇满志,过境北上长安。在不同时代,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给米仓古道、给光雾山、结南江留下了丰厚的经典文化。 汉朝的王子韶把目光投向这里,他在《三秦 …
阅读更多米仓道历史上的文化、军事、商旅活动十分繁忙。道路养护与建设历代都由官方所统揽。道路两旁碑刻很多,如早期的唐碑“天宝四载,太守郑子信。此南北路移险造阁记”;宋嘉泰三年碑“古道边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