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巧崖摩岩造像考

再说,象通江的这种摩岩造像又绝非当时的壁州一处,仅在四川也还有巴州、昌州(今大足县)等多处。考其造形风格、技法几乎同出一辙.甚至,在巴中的南龛所塑的毗沙门天王像,群众也一样称 …

阅读更多

平昌荔枝香长安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公元730年前后),从江口上至汉中,下至重庆有一条官道称“长安古道”(见平昌西兴油房沟石岩刻)。从江口穿街而过之路(今廖纶字迹处)称“汉中大路”。时玄宗宠爱杨贵妃( …

阅读更多

平昌白衣滴水嵌

平昌白衣大河嘴濛溪河,沿岸上约三四百米外有一峭壁,高五六丈,苔鲜滴水,细流潺潺,茅草丛生,天旱不干,久滴不竭。滴水入溪外一石嵌,名曰滴水嵌。 民国辛酉年,邻民王昭年,水技出 …

阅读更多

通江土改纪实

第二步,划分阶级成份 首先将政务院(今国务院),划分阶级成份的决定,反复宣传,达到家喻户晓,造成广泛的“划阶级”运动。其次是查实田土,掌握材料。查田主要是依靠贫雇农,带动广大农 …

阅读更多

无神庙的故事

在南江县彭家坝“桃花山庄”的东侧高山上,有一座小庙,名曰“无神庙”,很早以前叫“吴神庙”。后因庙宇已毁,神像皆废,虽旧址犹存,但无人进香,故叫“无神庙”了。 相传,晚清时期,朝廷腐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