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通江“三李”为政思想及政绩考述

(四) 施教化、易陋俗。

黄县人尚鬼神而不崇文教。 为改移此风,他积极发展教育。首先,清查学田,解决学校与租户之间“有租无地”的矛盾。其次,整修学校。 重建修整学校,重修尊经阁、戟门。 再次,扩大招生规模。使在校儒生由40人扩大到283人。最后,资助贫寒。“姜其垓……以贫废业……公异之,给以膏火,命复之学。”此外,他还亲自为生童授课。“当其令黄也,簿书之暇即课诸子文艺,更礼接诸生,讨论问答。 ”訛輲輧这些措施推动了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

黄县陋习颇多,他亦努力改易。 首先,革送礼陋习。 “初下车,里社循旧例厚醵金以献,公严斥之。其例遂刬。”其次,去掘墓诛魃之俗。“(黄县)好言鬼神,竟赴香火,掘墓诛魃。”为去此俗,他作《旱魃辨》指出以“新丧之尸为魃”的荒谬。“不知此等生前不齿于人,而死后焉能为患,且为违天之厉鬼。”主张应尊重死者。在他的推动下,“此风遂息”。第三,改婚姻谬忌。黄民对于婚娶禁忌繁多,“凡昏姻大事,皆曰我只三九月,或只一五月,或只三七月,且云过今年又有几年。”为去谬忌,他作《譬晓禁忌说》溯婚姻之根源,析阴阳家之谬,阐年月姓氏等诸禁忌之不可信。 指出应“及时完聚,以顺男女之欲,以全父母之心”。

通过这些努力,黄县社会经济状况很快好转。康熙11年,黄县人口18226丁,超过了顺治初年的水平。 李蕃也获得了百姓的拥护。在他被诬落职时,“候伺者日数十辈泣绕寰门外;且有贿入狱,为鼓扇至夜分者。”百年之后,人们称颂他“蒸髦土而劝力穑,行乡引而重高年。 ”这些都体现了百姓对他的感念。

二、李钟峨纠弊与李钟璧治平南

李钟峨,蕃次子,一生任职多与文教事业有关。其中,在任壬辰科会试同考、福建学政、广西乡试主考,及太常寺少卿等职期间,最能体现其文教思想及业绩。

(一) 举荐名士

清代科场屡发大案。康熙50年的江南科案沸沸扬扬持续一年多,最后赵晋被斩,方名被绞,吴泌、程光奎及行贿受贿等人处绞刑。此案更引发江南巡抚张伯行与两江总督噶礼互参。在该科考案风波尚未结束时,李钟峨即充任壬辰科会试同考,取查云标、吴翊等十三人为进士。 体现了他的操守已被时人认同。

(二) 力纠士风

康熙56年,李钟峨被任命为福建学政。学政负责一省的文教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未来官吏的质量。 当时,常有人通过非法手段谋取生员地位; 而一些文教官员则乘机敲诈士人。 故康熙常批评各省学政 “惟利是图, 总不能爱惜人才”,或“取不通文理之寒士,以博清名”,或“将考试二三等之生员加以杖责”。 李钟峨就任后,大力整饬该地儒林弊端。

首先,他绝请托,杜苞苴。“国家文武一体。 曩者多详于文而略于武。其请托尤多,乃一无所瞻徇。故今科武闱,获隽者新进居半焉。至生监录科,贿嘱陋习,下及舆台,亦妄干渎。夫子曰:‘吾不忍名器滥至此,且吾既不卖秀才一名,宁犹以此市恩哉! ’”这表明李钟峨继承了其父的清正廉洁。

其次,免扰民众。“故事按临各郡,州县应供夫马。 及试期供给蔬米,州县派自里民,里民疲矣。州县复藉是而有德色。夫子悉为禁革,不以一毫扰里民。而守令亦无从干渎矣。”这减轻了民众的负担。

第三,力纠文风。“周至阅文,取圣解精醇,宽厚宏博之词。一切郊寒岛瘦者斥弗录。盖欲于文章中觇经济,非苟焉也。”表明李钟峨主张文章重在经世致用。

第四,关怀未第生员。 李钟峨对未第生员常怀恺悌之情。 “诸生老疾,限年准给衣顶,定例也。 向有陋规,无力者即过浮往往,抱恨末路。 夫子甫下车,各庠中有与例符者,悉为准给 ……岁试省郡时,有柳生者衣履不完,询其年五十余而未娶。即捐俸赠之,俾立室家。 有林生者,其尊人故太史也,家徒壁立。覆试时,念其后式微,亦捐俸以资膏火焉。至历县郡试如此类者,难以校举。 ”这些行为有助于抚慰未第生员。

第五,修缮学校。在他的积极倡议下,福建多地学校得到修缮。如康熙57年,福清县改建懋旌书院;上杭县扩建阳明书院。

58年,延平府改建道南书院。 59年,台湾府建立海东书院。

THE END
打赏
海报
清初通江“三李”为政思想及政绩考述
通江“三李”是指清初通江李蕃、李钟璧、李钟峨父子三人。 “三李”出仕时间虽有长短,然为政理念高度一致,都以经世致用为导向,取得了显著的政绩。然“三李”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