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川剧历史

巴中的川剧,是巴中民众主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巴中民众自古喜文好乐,川剧活动绵延不断。特别是1949 年以后,巴中的专业川剧团和业余川剧团常年坚持演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川剧乡土气息浓郁。巴中隶属巴蜀,古以来宫民祀神娱人的活动盛行,东  {汉巴人賨人就非常信巫,寄生于这些活动之中的神歌坛舞便是巴中川剧的雏形。至隋唐封建经济繁荣时期,巴蜀初期戏曲活动连绵不断,在晚唐五代巴蜀戏曲已初具规模,“五人为伙”的专业戏班业已成形。至此,“蜀戏冠天下”。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中有“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的记载。在宋代,封建经济繁荣,四川建制巩固,中心城市益州与扬州齐名,同属“天下之盛”,戏曲活动遍布各地,“艺人相聚竞技,朝以至暮”。日趋成熟的川戏演出自成一格,人称“川杂剧”。南宋大觉禅师(1213-1278 年)描述他幼年时在家乡看戏的生动情景:“戏出一棚川杂剧,神头鬼面几多般,夜深灯火阑珊甚,应是无人笑倚栏”(据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编印的《川剧志》)。同时,“杂剧”一词也在四川最早出现。长期流传于巴中城乡的酬神赛会等民俗活动均有川剧的身影。

巴中川剧源远流长。川北“自古以来《巴渝舞》盛行,唐、宋两代兴盛用四川话演唱的木偶和皮影戏,在川北农村也广泛流行”(据陈国福著《天府之花》)。明清之际,由于战争、瘟疫、灾荒不断,四川人口锐减。清初实行移民政策,使两湖、两广、黔、滇、鄂、豫、赣、闽等省大量移民来到四川。移民人川,对四川的文化、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相传,在元明时期,巴中县域就有“川木偶”(四川傀儡戏,俗称大木老壳)“陕灯影”(陕西皮影戏)在流行。川北地方的川戏受陕西、山西等地梆子戏(乱弹腔)和秦腔影响很深,巴中亦然。清乾隆时期,巴蜀人将外来戏班带来的昆曲、高腔、胡琴,同四川富有巴蜀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演唱的灯戏、民间歌谣、劳动号子、舞蹈、说唱、杂耍等表演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兼纳百艺,历经沧桑,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五腔共和”独具特色的巴蜀地方戏——川剧。

巴中地处四川东北,距古都长安较近,巴族同中原文化交流较早。古代巴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巴中川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沃厚的土壤。巴渝乐舞早在西汉时期已见记载。如《洛书》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锐勇,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此即史志所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之谓。秦汉战争时期,汉王刘邦为了统一华夏,派賨人为前锋,攻打关中地区,賨人性勇,善歌舞,刘邦命乐工习之,号曰巴渝之曲,亦称“巴渝乐舞”或“巴渝舞”。

巴河通达长江,川北界连陕南。巴中既与长江嘉陵江流域有经济文化艺术联系,又和陕、晋、甘、宁、鄂、豫、黔诸省特别是陕甘秦陇豫等省有经济文化艺术交流。从陆路走,巴中北上陕南可去陕、晋、甘、鄂、豫、皖等省;由水路行,巴河南下渠江可达嘉陵江、长江流域。巴中城乡集镇星罗棋布,各地商贾的货物多在这里集散,商贸非常繁荣。

自古以来,在“通南巴平”县城和广大乡镇,都有充足的川剧活动场所。遍及城乡场镇,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栈(茶馆兼旅社)以及各种庙宇。如:关帝庙(亦称武圣宫)、张爷庙、川主庙、财神庙、龙母宫、禹王宫、万寿宫、三圣宫、文昌宫、严公庙、药王庙、东岳庙、缧祖庙、城隍庙、衙神庙、龙王庙(又名“王爷庙”)、天后宫、轩辕宫等庙宇和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外省移民修建的会馆。如两湖的叫“禹王宫”(巴中县恩阳镇的恩阳河南北两岸各建了一座禹王宫)、两粤的叫“南华宫”、福建的叫“天后宫”、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的叫“万寿宫”等等,以及一些农村的宗族祠堂内,差不多都建有彩绘浮雕、藻井罩顶、斗拱架梁、垂脊翘檐的乐楼(即古戏楼,亦称“万年戏台”。个别乡镇的乐楼还跨街而建,称作“过街楼”)。民众利用城镇乡场上的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栈举行川剧座唱(乡民称之为“打玩友”、“打围鼓”、唱“板凳戏”),利用遍及县城和各乡场镇的古戏楼,请外地或本地戏班登台唱戏。从清代到民国,先后有川北义泰班、南充庆泰班、西充祥泰班、南充晓字科班,西充三益科社、合川群林科班、南充鹏程科社、西充大同科社、南部盐亭的震新科社。南充永庆乐班、阆中罗度伦班、仪陇亦乐科社、渠县汪鹤龄班、王家场筱碧凤班和巴中本土乡绅举办的畅叙科社等著名川剧班社就经常在“通南巴平”各地演出过,不少著名川剧艺人给民众特别是川剧爱好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川戏演出活动也十分活跃。每逢场镇上或乡下赛会唱川戏。早年的巴州乡民为了区别川剧与木偶和皮影,把演川剧称作唱“大戏”。各地乡民听说要唱大戏,不分远近都要前去赶会看戏。有的为了看晚场戏后回家,还准备了柏树皮火把或灯笼,有的就近投亲靠友寻找住宿。在乡场上有戏班唱戏的期间,几乎家家都留有看戏的住客。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时还有“两拨箱子打滚台”(即两个戏班在同一戏台上轮流竞演)。两个戏班,甲方唱罢乙登台,互相拼比哪个的戏目多、角色硬、演艺高、行头好、锣鼓打得伸展、胡琴扯得安逸,一个不让一个。台上越演越起劲,台下越看越高兴,

“通南巴平”现有史可证的戏曲活动是清嘉庆二年(1797 年)7月18日,自莲教义军首领罗其清率师攻占巴州之后,为庆贺胜利,“在城西严公庙乐楼演戏十日”(据民国十六年f1927 年]重修的《巴中县志》)。

在“通南巴平”城镇乡 村,喜爱川剧的不乏其人。清道光二十年前,巴中县“孙永兴茶栈”创建了川戏班“永兴社”;清道光二十年间,平昌县的江口、自衣、坦溪口、兰草渡、澌岸(沱)等乡镇,川剧普遍流传;清同治二年,通江县草坝就有川戏班“兴隆班”演出;清光绪二十四年,南江县民傅东升创办了川剧班“东升班”……仅清代到民国,“通南巴平”城乡各地场镇先后曾经自办过《永兴社》《兴隆班》《东升班》《畅乐园》《大众音乐社》《鼎怡鸣》《陈氏班》等四五十个川剧玩友班社。有的既能开展川剧座唱,又能登台化装演出,如巴中《永兴社》、恩阳《大众音乐社》、通江的《兴隆班》、南江的《东升班》等;有的还是专业川剧科班,如巴中的《畅叙科社》、恩阳《大众音乐社》、柳岗乡《于氏班》、麻石乡《陈氏班》等。清道光年间,巴州民间“永兴社”等较为成熟的“灯影儿调门”川戏演唱组织十分活跃。清光绪年间,巴中川剧的表演已经成熟,川剧唱腔也由单一的灯戏调门逐步走向了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腔共和”。

民国初期,巴中县(今巴州区)曾一度成为鸦片集中产区,又吸引不少外省外州外县客商,带来百货、布匹、煤油(当时称作“洋货”)、皮货、金银玉器、日杂用品、自贡食盐和内江白糖。城内大小街巷商铺云集,整日人流熙来攘往。繁华的白马井码头“白日千人拱手(指河下的推大船者),夜晚万盏明灯(指城边巴河沿岸大街小巷的灯火)”。随后,相继开办的有“复兴和”“庆丰泰”“德荣祥”“信义源”“衡昌”“宏大”等商号。古往今来,“通南巴平”官方喜庆日子要请戏班唱戏;民间民俗活动,要请戏班唱戏;商贾为了生意,常请戏班唱戏;老百姓红白喜事,也要请戏班唱戏。川戏演唱活动十分普遍,不仅有外地戏班常来演出,而且还有本地川戏班和川戏爱好者传承川戏艺术.川剧演出绵延不断。解放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或重要客人到来,县里的领导差不多都要安排看川剧。这个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来自《巴中文史》2017年第五期,作者:钟仕才)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川剧历史
巴中的川剧,是巴中民众主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巴中民众自古喜文好乐,川剧活动绵延不断。特别是1949 年以后,巴中的专业川剧团和业余川剧团常年坚持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