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璋(又写成“任伟章”,1893-1934年)又名秉杰,字用丰,四川南部县石泉乡人,从小随教私塾的父亲读诗书。高小毕业后,任伟璋回到家乡教书。年方20的他,有才干、有抱负,被保荐为团练分局教练长,办事精明干练,训练团丁、维持治安、排解纠纷样样出色。
任伟璋富有正义感,不怕邪恶,遇有不平之事,敢于出头,主持公道。恶霸王南清逼死了农民陈中礼、田玉敬,陈中礼的儿子向任伟璋哭述,任伟璋便出主意,打死恶霸王南清,任伟璋因此而到成都避难。在成都期间,他一边学裁缝谋生,一边参加了在成都读书的李鸣坷、李载浦、李春畅、李仕修等人组织的“同乡会”,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各项运动。这一段时间,任伟璋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
1921年,任伟璋考入杨森在泸州办的讲武堂,一年后毕业,在杨森部下作见习官。由于他有勇有智,屡建战功,办事谨慎,并在杨森被困于涪陵之时,率部援救,使杨森脱险,所以1927年便官至第二混成旅旅长。
1928年,李鸣坷回四川任军委书记时,曾作过任伟璋的策反工作,1930年李载浦也到任伟璋部进行策反。李鸣坷、李载浦都是任伟璋在成都时的好朋友,工作一做就通,但由于时机、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起义未能进行。
1932年,任伟璋被调任渠县县长。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他经常出巡区乡,亲审案件,不畏权贵,为民做主,严厉打击土匪,抑制豪强。他还创办了一所职业中学,为地方培育人才。
渠县有一开明绅士的独生儿子,被仇家诬陷为盗匪,前任县长受了仇家的贿将其关于狱中。任伟璋上任后,开明绅士抬来银元,跪着求任伟璋做主。任伟璋扶起他说:“你放心吧,黑的说不白,白的也说不黑。如果你儿子是冤枉的,我一定还他清白,钱么,我一个也不要。”任伟璋通过周密调查,终于使开明绅士的儿子无罪释放。
就在这年7月,李载浦又来渠县,动员任伟璋参加革命。任伟璋便叫侄儿任碧辉招募组建了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并亲自带上这支队伍开到南江县桃园寺一带招兵买马。任伟璋的部队纪律严明,打富济贫,维护、帮助贫苦百姓,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参军的人很多。不久,队伍就扩大到2000多人。任伟璋将部队命名为人民军,自任司令。
任伟璋一边扩建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一边向士兵宣传革命道理,整顿军纪。领导升钟寺起义的张友民在起义失败后,受党的派遣也来到了任伟璋的部队。在李载浦、张友民的协助下,1933年2月任伟璋正式宣布起义,并将部队开到川陕革命根据地。在川陕根据地,任伟璋见到了红军73师师长王树声、政委张广才,任伟璋恳切地表达了参加红军的愿望,王树声等同意接收任伟璋的部队为正规红军。
参加红军后,任伟璋率部配合红四方面军主力夹击南江县城,攻下南江后,部队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任伟璋任师长,李载浦任政治部主任。军阀田颂尧派了4个旅进犯川陕革命根据地,任伟璋率独立师先后将其击败,歼敌600多人。
任伟璋率领红军独立师,为创建和保卫川陕苏区,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智取鹿角垭
鹿角垭山岭陡峭,历为南江城之屏障。红军解放通江后,田颂尧命令所部各师北起贵民关、南至八庙垭,沿小巫山脊一线设防,分点据守,互为声援,欲阻红军于明水江畔。任伟璋率部主攻,号召士兵“打好革命第一仗,向老大哥献礼!”
1933年1月25日晚,接受主攻之特务营,在夜幕和山雾的掩护下,顺利运动到鹿角垭敌工事前,眼看夜袭成功,不料李班长滑了一跤,引起敌军开枪射击,机智勇敢的黄成德队长镇静地高喊:“喂!不要开枪!任司令派我来给刘师长送信的!”敌军信以为真而停火,黄队长飞步冲入敌机枪阵地,双枪齐发击毙敌射手,夺过机枪扫射敌人,并发出冲锋信号,特务营一边在斜坡上向鹿角垭口攻击,二连在二包梁上掩护,其他两团吼喝着就冲上了山梁,天刚拂晓,鹿角垭阵地已被任伟璋之独立师攻克。
三、奇袭巫山垭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为了突破川军防线,迅速解放南江,决定首先攻克中线要隘甑子垭,使敌首不能相顾。1月26日拂晓,红73师219团和红11师1部,向甑子垭之敌发起攻击,徐总亲临前线指挥,田颂尧之妹夫被红军击毙。甑子垭守敌王铭章师,系田颂尧29军之王牌,凭藉山险顽抗,激战一日未克。
任伟璋亲率大部沿山脊猛插巫山垭。在73师217团和红11师大部的配合下,将守敌团团包围。任伟璋利用山高林密的特点,命令军号齐鸣,军旗招展,势如千军万马,敌不战自乱,全歼薛廉身团。赓即进取甑子垭,在黄连树垭下堵截王铭章溃兵,29日下午攻克颤子垭。红军总部褒奖独立一师连战连捷。
三、解放南江城
1933年2月1日,红军兵分两路解放南江城,徐总率主力红军由甑子垭、金银坎、断渠、文庙坝过河入城。任伟璋之独立师由鹿角垭、马跃溪、碾盘坝、庙子岭、东台梁入城。长期遭受军阀蹂踊的南江民众,敲锣打鼓、手举彩旗迎接。
四、阻击普子岭
红四方面军解放南巴,建立川陕苏区,极大地震撼了四川军阀的统治,也再次挫败了国民党的反共阴谋。蒋介石任命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纠集3万余兵力,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围攻苏区企图夺取南江,进而控制大巴山南麓,截断红军退往陕南的道路。
红四方面军为扩大苏区,命令独立一师向广元、旺苍东北进军。2月28日,在普子岭与气势汹汹来犯之敌接火,伟章亲临前线指挥,从望远镜中了解敌人布署后,故布疑阵、诱敌上钩、避实击虚、攻其一部,在民心所向,士气旺盛,地形险要等有利条件下,给敌人以重大打击,正拟乘胜追歼,扩大战果,总部命令独立一师执行“收紧阵地,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转移到长赤区,扼守马桑庙阵地。
五、激战马桑庙
红独立一师转移至马桑庙后,伟章命令全师官兵,深挖战壕掩体,并砍伐竹木、刺藤,在阵地前沿埋下滚木擂石。
2月19日,占据木门河西之敌,向马桑庙开枪,并高喊反动口号,我独立一师悄然无声似若无人,敌人误以为马桑庙一线已经撤离,于是直赴马桑庙。独立一师趁敌立脚未稳之机,突然树起八面红旗,响起冲锋号,分列纵队,勇猛迎战,一阵排子枪响过,200多敌人栽倒在地。敌人派兵过河支援,再次发起进攻。敌人密集山下仰攻,妄图以“人海战术”取胜,独立一师先放滚木擂石杀伤敌人,再以排子枪集中射击,一举歼敌500余人,敌军气馁,反攻时机成熟,独立一师猛扑下山。敌抱头鼠窜,溃不成军。任伟璋命令收紧阵地,配合红11师击溃敌3个团的进攻,俘敌500余人,缴枪700余支后胜利转移。
张国焘于1934年将其杀害。
作者:林红 来自:四川档案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