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张必禄(上)

三、平叛乱

张必禄身经百战,军功卓著。以下是笔者根据多种文献,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其从戎后参与平内乱或御外患之大致经历。

嘉庆二年(1797),二月,攻克东乡。四月,克金峨寺,捣毁白莲教徒营寨。随即,进攻王家寨,连克茨姑梁等白莲教徒防御隘口,擒获斩杀众多教徒。

嘉庆三年(1798),十二月,跟随朱射斗,与众多清军将领破白莲教徒于方山坪营寨,生擒白莲教巴州“白号”首领罗其清于鲊鱼洞(今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境内)。

嘉庆四年(1799),正月,随朱射斗、惠龄、德愣泰、阿幕勒答等清将合围麻坝寨(今通江县唱歌乡境内),活捉白莲教通江“蓝号”首领冉文俦及其子冉天德、弟冉文元。是年,又剿万县康家坪、石峨山白莲教包正洪部,斩杀白莲教徒上千人;再追击包正洪部于开县九龙山,冒雨追击包于云阳县小毛坪,杀包正洪。此次追剿中,张必禄身受枪伤,受伤事迹上报朝廷,赏赐蓝顶花翎(即上文所说的“六品顶戴”,亦名“蓝领伺卫”。蓝顶花翎即“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低级军官)。

嘉庆五年(1800),张必禄随杨遇春进剿流窜于龙安府(明、清两朝四川北部的一个行政区划和建制,府治在今平武)的白莲教徒,与教徒大战于摩天岭。张必禄再受枪伤,受赐五品顶戴。

嘉庆六年(1801),五月,张必禄追白莲教汤思蛟部于双龙洞,侍卫武隆阿同张必禄催督士卒进攻,与白莲教徒短兵相接,教徒大败。张必禄跨马持枪,往来冲突,连破白莲教寨栅。八月,张必禄败白莲教首领苟文明于核桃坪,又追击至牛磊口,生擒头目苟潮明、苟文怀。张必禄在作战中大腿被刺伤,战功上报朝廷,升直隶提标中营中军守备(官秩正五品)。

嘉庆七年(1802),张必禄于秦岭围剿白莲教苟文明、王世贵部,负伤后仍奋勇杀敌,获胜,任河北蔚州营守备(官秩正五品)。

嘉庆九年(1804),张必禄在经略大臣额勒登保率领下,于川陕交界地剿白莲教残部。自此,川、陕、鄂三省边境白莲教乱平息。是年八月,张必禄调任四川越雟营守备。

嘉庆十八年(1813),张必禄因平定豫东、京畿天理教乱有功,赏赐“花翎”(清制,官秩五品及以上赏花翎,花翎又分单眼、双眼、三眼,品级越高,花翎眼数越多,一般为单眼花翎)。

嘉庆十九年(1814),打箭炉(今康定)地区瞻对(今甘孜州新龙县)藏族头人作乱,张必禄参与平乱。次年,升任维州左营都司(官秩正四品)。

嘉庆二十二年(1817),宁越彝民起事,张必禄带兵进剿,斩首数百,毁寨落三百余间,捕获起事头目,平息彝民起事。张必禄任右营都司。

道光三年(1823),张必禄升任川北镇太平营游击(官秩从三品)。

太平营,驻扎太平县,距川北镇城保宁府一千里、绥定协城四百里。设存城游击、守备、千总各一员,骑兵、步兵共计三百五十九人。设大竹河汛,防守把总一员,步兵四十名;罗纹坝汛(今万源市罗文镇),把总一员,步兵三十五名;固军坝汛,外委一员,步兵十六名;竹峪关汛(今万源市竹峪镇),千总一员(旧系把总,嘉庆年间改),步兵六十名。在太平的绿营兵,守城和分防各关卡官兵共计四百五十六人。

道光六年(1826),新疆南疆张格尔叛乱。道光帝调集三万余人进入新疆平叛。参赞大臣武隆阿调张必禄赴军营参加平叛。

道光七年(1827),张必禄在老上司杨遇春率领下大破叛军,歼敌一万余,俘获三千多人。道光帝赐张必禄“励勇巴图鲁”称号。随后张必禄追击张格尔至塔里克达巴罕,大胜。张必禄因功升参将(官秩正三品)。

道光八年(1828),张格尔叛乱平息,张必禄任提标中军参将。

道光十一年(1831),张必禄升任贵州镇远镇清江协(驻扎今贵州剑河县)副将(官秩从二品)。

今平昌县岩口乡东南约三公里一山顶平旷、四面绝壁处,当地人名“方山坪”“方山寨”。嘉庆元年十二月,白莲教巴州“白号”首领罗其清等人在此聚众起事,罗后被清军生擒,事平。道光年间,该地遂改名“永安坪”。道光十一年三月,时任贵州镇远镇清江协副将张必禄凿“永安坪”三大字于方山坪新场坡石壁上(一说张必禄委托时任巴州知州陆成本凿)。三十二年前,张必禄亲自参与了生擒罗其清的战事,其场景与细节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却。“永安”,永远安定,寄托了他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日晒雨淋,历经一百八十多年的沧桑岁月,今天,三个大字只“永”字完整保留着,“安”字上半部分缺失,余下半部分,“坪”字已完全从石壁上剥离、脱落,不知去向。

同年底,张必禄从贵州调回四川,任川北镇绥定协副将。

绥定协,副将一名驻扎绥定府,距川北镇城保宁府八百二十里,辖协标左营、协标右营、太平营(七年前,张必禄曾任该营游击)、城口营,额设骑兵、步兵合计一千五百四十四名。协标左营分防石桥河、渠县、新宁县(今开江),协标右营分防大竹县、杨通庙、四合镇,太平营(见上文),城口营分防黄墩、双河口、鸡鸣寺、厚(后)坪。

道光十二年(1832),四月,调赴湖南随提督余步云剿灭江华瑶民起事。经钦差大臣禧恩等保奏,赏加张必禄总兵衔。八月,随禧恩挥师广东围剿瑶民起事。张必禄剿抚兼施,平定瑶乱。十二月,授广东高州镇总兵(官秩正二品)。

道光十五年(1835),调任四川建昌镇(今西昌)总兵。

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张必禄率部围剿马边、雷波彝人起事,历时两月,大破之。

道光十八年(1838),正月,赏加提督衔,随即升任四川提督,驻扎成都。

提督,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尊称“军门”,统领一省绿营兵之主帅。当时清廷在全国额设陆路提督十二名,官秩从一品,在武职中仅次于正一品的“领伺卫大臣”。张必禄开始跻身“封疆大吏”之列,位极人臣。

同年十一月,彝民再起事,张必禄剿办失宜,被下部严议,部议奏准褫职,留川交四川总督宝兴差遣委派。

道光二十年(1840),因平边有功,川督宝兴奏请加恩,授张必禄千总,遇缺即补,不久即补成都城守潼绵营千总(官秩正六品)。

张必禄褫职后,一切又从零开始,从低级军官做起。戎马倥偬半生,一落千丈,跌倒至人生低谷,但转机很快就到来——那就是使他声名远播、名垂青史的“抗英”。“抗英”成就了他。张必禄是靠平息白莲教内乱起家的,在抵抗外敌入侵时,他尽显英雄本色,又使他东山再起。

(作者:周书浩)

THE END
打赏
海报
提督张必禄(上)
张必禄(1777—1850),字培斋,号寿轩,四川北道保宁府巴州太平乡(今达州市万源市中坪乡大中坪村)人。嘉庆、道光年间名将,被清宣宗赐予“励勇巴图鲁”(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