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通江进京楠木采伐迹地小考

我们为编写《通江县林业志》收集资料时,在四川通江县长胜、文胜两乡(现春在镇境内)交界处的石洞口发现了明代通江奉命采办楠木进京的石刻。全文87字,刻在一块2.7米见方、0.7米厚的石板上,隶书,字迹清晰可辨,笔力遒劲。其文如下:

采楠木题记
采楠木题记

永乐四年八月十三日

钦奉圣旨采办木口

本照原差总甲马廷吏管领仓谷,悍夫人等,前在白崖山场内采办堪中楠木十筏,致十二月拖曳直抵肖口河下,运赴重庆府接途赴京交割。

太崴次丙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记

据石刻提供的资料可以知道,采伐数量“十筏”(至少在600立方米以上),具有一定范围和立木容量,也给运输带来相当困难。采伐地点为“白崖”,而“白崖”之名在月滩河流城附近就有四处。那么,进京楠木的采伐迹地究竟在何处呢?

文胜、长胜两乡明时分属通江县永丰里和永安里的辖区,地处通江腹地。这里海拔900米以上地带多见萌生楠木幼树,这之下的溪谷两岸更常见高大孤立木,而从自然气候看,处于雪线以下的南坡地区水热条件也好。因此,历史上樟楠在这里得以大面积繁衍,是不成问题的。该区位于东经107度21分、北纬32度7分30秒的“白崖”,有井垭子山梁阻隔,运输极为不便,不会是采伐迹地。位于东经107度20分40秒、北纬32度8分20秒的“北崖”,离月滩河近4公里,高差700米,即便能采伐,短期内也难以把“十筏”楠木运达肖口。位于东经107度23分、北纬32度6分35秒的“白崖”鲜为人知。

如采伐,须水运经因滩险、河床狭牢而被称做“烂口”的地带,亦障碍重重。位于东经107度23分10秒、北纬32度3分20秒的“白崖”距小溪沟出口约1公里,高度差300米。在白崖下小溪沟100米高处有被当地称为“洪口”的地方,为目前乡里运料的必经之路,木料均运在此放洪,运至石洞口。与白崖紧邻的罗后坪的崖边也有一个“洪道”,当地地木料亦从此运至石洞口。在石洞口附近有一开阔的小坪地,称“蹬口坪”。

据80岁以上老人讲,清朝、民国时期均用作堆放木料,扎把水运。如今这些遗迹还清晰能辨。前述石刻也即在此石岩内发现。再者,石刻提到的肖口这个小地名在这里一直沿用至今。因此,明代进京楠木采伐迹地应在今天的罗后坪、阎家坟园附近一带的小坪地内,即长胜乡四村一组、三组的地域。这里不仅具备有采伐的地面范围、利于运输的环境条件,而且遗迹、遗物昭然。

永乐四年正是朱棣称帝后大兴土木,营建官殿、陵园的筹备时期。在四川通江采伐楠木进京,从石刻和自然地貌的结合分析看,该是没有问题的。然而,500年前的通江异常落后闭塞,信息亦自然不通,通江楠木何以能为世人瞩目,为朝廷所“珍爱”呢?一这却有待于专家和学者们去作进一步的考证了。

《文史杂志》 1988年03期

THE END
打赏
海报
明代通江进京楠木采伐迹地小考
我们为编写《通江县林业志》收集资料时,在四川通江县长胜、文胜两乡(现春在镇境内)交界处的石洞口发现了明代通江奉命采办楠木进京的石刻。全文87字,刻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