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摩崖题刻叙事及其审美价值

(二)书法:书文结合

得汉城摩崖题刻图片,多为填色后所拍,摩崖题刻的自然、古朴一面不免被掩盖,甚为遗憾。从留存状况看,明正德、弘治及清嘉庆题刻最多,作为表现得汉城摩崖题刻的书法艺术,多为当地政要及文人书家所题。书体以楷书、行草书为主(题刻中涉及到民间书风,另文再叙),其书法美学风格也呈现多样变化。

1、 清静雅致与超然高古

此幅题刻为时任明代右都御史的林俊自作诗词《行营梦》。林俊号见素、云庄,福建莆田人,他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显赫,深受老百姓爱戴,《明史·列传第八十二》中曾有记载:“俊历事四朝,抗辞敢谏,以礼进退,始终一节”、“性侃直,不随俗浮湛”。其摩崖题刻、石像在四川通江县、重庆大足县等地尚有留存。

明代书法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代初期深受科举制度实行“八股文”的影响,其书法则大势流行帝王喜好的“台阁体”,呈现出雍容、典雅、华贵的审美意趣。到了明代得汉城摩崖题刻叙事及其审美价值 中期,随着书法活动中心的移位,文人书风渐盛,形制规整、刻板的书风渐渐让位于以抒发个人情感为目的的书风,以“吴门四家”(祝允明、文征明、陈淳、王宠)、唐寅等人影响最甚。晚明时期,由于禅宗思想对书家思想渗透,书家更加注重个性的张扬与情感的宣泄,这一时期以董其昌为先导,其他代表书家如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人在这一时期甚至 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

行营梦
行营梦

可以说,明代中期是明代整体书貌的转型期,即由取宠于帝王的规约书风转向遵从自我心性的表达。作为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林俊,这幅行草书在章法布局上亦有宋元书札风貌,呈现出一种高古之气;受时代书风的影响,多有“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书法的秀丽,显得文气浓郁;或许是受禅宗思想的熏陶,作品将文体叙事中的无奈从戎、孤苦寂寞以一种空灵之气灌注其间,使其书法风格与其诗文叙事相得益彰,畅达内敛而不失古雅。而圆转用笔取法“二王”,但没有径直走入媚俗,难能可贵;书家在处理繁忙的军务的同时,还能如此从容进行书法创作,作品中流露出的一种闲适的美学意趣,实属不易。

2、 雄浑大气与自然天趣

以下两幅题刻均为清代嘉庆时期当地政要所作。如果说明初盛行“台阁体”,那么清初就是将这种“台阁体”进一步延伸,只不过改称“馆阁体”。在清初书法名家中,多为书写规整的“馆阁体”高手。加之贴学之风盛行,贴学之风仍占主流,以贴学兼杂馆阁体书风盛行一时。到了清中期,随着金石考据研究的兴盛,加之篆刻艺术的长足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废贴学兴碑学”之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而清晚期则是贴学又重新回归书家视线,出现一种碑帖兼容的书法风尚。

安辑寨
安辑寨
雄镇巴西
雄镇巴西
THE END
打赏
海报
得汉城摩崖题刻叙事及其审美价值
[摘要] 得汉城是巴蜀地区典型的古城堡遗址之一,因地制宜的山城防御体系,其城墙附近的摩崖题刻以其自有的叙事方式展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其叙事系统为: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