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佛尔岭石窟调查简报

南区

1号龛,外方内圆龛,右侧内外龛残,内龛龛棉饰卷草,内龛弧壁圜顶,顶上浮雕二身飞天,内龛前两侧匍匐二狮龛高1.17米,宽1.17米,深1.4米。内龛雕有仞;道合龛造像,残存佛道二主尊、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及道教弟子、真人等27尊造像。二主尊均有内圆外桃形双层头光,头毁,结珈趺坐于坛上,裹覆下身的衣裙自然地垂悬在座下,二主尊之间雕一神杖。二主尊均高0.38米,肩宽0.17米,座高0.39米。坛前雕一屏,屏前跪一地鬼,头顶束腰覆莲座香炉,双手扶炉头后左右各伸一莲枝,已毁。龛左右侧壁有双层造像,佛教弟子、菩萨、天王及道教弟子、真人等侍立佛道二主尊两侧,龛口二力士把门。龛顶二身飞天,一飞天头绢高髻,脸型圆润,双眼微闭,大耳,双手于额前合十,跪右腿,帛带从身后高高扬起飘于龛顶;一飞天抬头,脸型长方,双眼微闭,束发髻,发辫披肩,戴项圈、腕钏,裸上身,下着长裙,裙腰呈粗绳状,帛带从身后高高扬起飘于龛顶,双手持莲蕾.跪右腿,赤足。

四川通江佛尔岭石窟
四川通江佛尔岭石窟

2号龛,龛及造像损毁严重,仅存座三个及二狮残痕。龛残高0.19米,宽0.6米,深0.38米

3号龛,外方内圆龛,龛残,内龛前设台,台上置三博山炉,炉侧倒匐二狮龛残高0.92米,宽1米,深0.88米。内危中残存造像26凯二主据均有头光,并立于槌莲圆台上二主尊均高0.47米,肩宽0.11米二主揽身后及龛左右侧壁有三层造像,两旁有二弟子、众菩萨及天王等像围绕造像损毁及风化严重,面部及衣纹不清。

佛尔岭石窟所在的文胜乡白石寺村,距县城39千米,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据《通江县志》记载:“西魏元钦年间(552~553年)置白石县于此”佛尔岭下50米处至今保存有清代修建的白石寺,现存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年)两栋单体建筑。又据《通江县志》续志稿称:“县佛教素盛,传亦最久,缘起三国两晋、中唐时期,佛教密宗在通江境内风靡一时。”在唐代由于甘肃、陕南、四川盆地东部、嘉陵江流域都属山南西道,在政治、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方面更靠近京城长安,是中原文明与巴蜀文明交汇的一个重要节点,有些题材它可能跟中原和两京地区,包括像长安、洛阳地区有关系,以此推测,佛尔岭石窟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在通江有“通江「佛岩石窟”、“白乳溪石窟”、“赵巧岩石窟”等多处唐代石窟,佛尔岭石窟的产生应与这种影响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

佛尔岭石窟既无纪年题记,也无相关史料记载,只能通过分析比较,来判断石窟的产生年代。石窟中内容十分丰富,雕刻极其精美,造像构图完整,场面宏伟,布局合理,所刻人物形体丰满,比例适中,形象生动传神,服饰层次感极强。佛神态威严,大有佛法无边,威德慑众的佛主风度;道教造像无不形态生动优美,错落有致,十分和谐;弟子神态端庄;菩萨束发高髻,身躯修长,饰璨珞,足踏莲台,神态自如,安详、端庄、娴静,有大智若愚,慧光普照一切之感;天龙八部形象丰满,刀法流畅;力士裸上身,下着长裙,身绕帛带,怒目圆睁,肌肉发达成包块,造型极为生动。飞天帛带飘逸,体态婀娜,发型、服饰、姿态各异,有的束发高髻、有的埴高发髻发辫披肩,或裸上身,下着长裙,裙腰呈粗绳状,或穿大衣,或立于云端,或-手托钵飞行,或双手合十交腿坐、或双手合十单腿跪于覆莲圆台上,或袖手双腿跪于、或双手面前合十单腿跪于覆莲圆台上,或双手持莲蕾、或双手额前合十单腿跪姿,飞禽走兽形象逼真。该石窟内的造像所披袈裟,质感轻薄,衣纹贴体,具有早期造像特征,根据龛窟特征及造像仪轨T推定为唐代所建人物众多的佛道合龛造像在通江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佛尔岭石窟的重要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佛教与道教在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合流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资料价值。

作者:李白练,吴廷芬摄影:许洪伟

来自:《石窟寺研究》2013年00期

THE END
打赏
海报
四川通江佛尔岭石窟调查简报
内容摘要:四川省通江县首次发现唐代佛道合龛石窟,内容十分丰富,雕刻极其精美,造像构图完整,场面宏伟,布局合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具有珍贵的研究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