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存下的巴中会馆

1953年,人民政府将万寿宫资产划归恩阳粮站作粮食库房。1958年,在宫内办起了农具加工厂。几经沧桑,前大门被拆除,石梯、石狮、石坝被毁,宫内神龛神像、戏楼等荡然无存。

恩阳禹王宫有河东禹王宫和河西禹王宫两座,清嘉庆年间(1796~1820)湖广客商筹资修建,现存为河西禹王宫。河西禹王宫建在恩阳河西边,位于禹王宫街18号,在老场鸡神楼街、桷市街、米市巷交汇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会馆前巧妙地利用地势高差,构筑17步台阶通向戏楼。禹王宫平面布局是规整的合院形式,采用了常见的会馆建筑空间序列分布方式,建筑格局、形制与万寿宫基本相同。由前至后为戏楼、正厅、正殿,同时,戏楼、正厅和正殿建筑将会馆空间进行二次划分,形成多个小空间。戏楼和正殿作为会馆的中心点前后布置,划分为祭祀空间和娱乐空间。左右各三间厢房环绕两侧呈对称布置。形制为硬山式青瓦屋面,屋架为抬梁式结构,四面围绕封火山墙。

河东禹王宫,是湖广籍人落户恩阳河东登科山的谢姓和古溪桥的邬姓家族在河西禹王宫建成后,又另行修建的。因河西禹王宫在落成庆典时,连日几天暴雨,河水暴涨,住在河东的谢、邬两家族人被洪水阻隔无法参加庆典盛会,只有望河兴叹。说也奇怪,第二年聚会祭祀期间,又是几日暴雨,河水猛涨,两岸相望不能往来。谢、邬两家族人认为,自宫殿落成连续两年都出现河水猛涨的情况,是天意,是先祖之意。于是两族人在登科山西建了一座和河西禹王宫一样的坐东向西的禹王官。从此每年祭祀活动,东西两宫同时举行,乡邻、客商可交替参加,随意出入。

河东禹王宫解放初划归粮站,1952年成立麻石乡政府时在内置政府机关,2010年恩阳中学扩建时被拆除。河西禹王宫解放初划归粮站,1965年扩建成织布厂,2008年企业改制时政府购回。

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是迁徙落户恩阳的福建籍人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筹资修建的。天后官座落在回龙街七家巷与文昌阁之间的半坡上,背靠文治山,坐西向东, 是恩阳六座会馆中建筑面积最小的一座。面积400余平方米,砖木悬山式坡台建筑,只有前院和后殿,没有中厅,殿宇周边比较空旷。天后宫供奉的主神是“玛祖林妃”。林妃出生于农历3月26日,因此福建人把这一天作为聚庆祭祀日。解放初,天后官改建成了卫生院,1972年修建恩阳大桥时被拆除。

龙母官,又称广东会馆,是迁徙落户恩阳的广东籍人在清嘉庆年间(1796~1820)筹资修建的。它建在恩阳河东岸,新场街南头、横渡码头坎上,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分前院、中厅、后殿三进建筑格局,建筑风貌与万寿官、禹王宫一样。供奉的主神是“慧能大鉴禅师卢慧能”。卢慧能被奉为佛教禅宗祖师,被唐中宗封为“大鉴神师”。广东客家人以其册封日——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为聚会祭祀日。龙母宫解放初划归恩阳粮站,2000年建宾馆和农贸市场时被拆。

恩阳三圣宫,又称王爷庙。王爷庙原本是当地船帮供奉镇江王爷的小庙。随着商贸的繁荣和发展,来恩阳落户的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客籍人口增多,各类纷争也随之频繁出现,民间帮会便充当起了维护商贸秩序,调解码头纷争的角色。嘉庆年间(1796~1820),由本地袍哥会、船帮、盐帮筹集资金在原王爷庙的基础上扩建成他们调解商贸纠纷、管理三教九流和办公议事的堂口,主祀三国蜀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圣宫,位于上正街与姜市街之间的龟头山前,恩阳河之字河交汇的河岸上,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建筑而积850多平方米,随坡地,前低后高,硬山式合院形制。宫内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戏楼,在中间空置部分后上三步石梯是正殿神龛,正殿正面中间是镇江王爷,左边为刘关张,右边是福禄财神等塑像。神龛前,左右两侧各有一道小门通往两边的用房。宫殿正面没有开门,大门在临戏台处,分南北两边洞开,与正街、姜市街相通。三圣宫的聚会祭祀日,是原庙主神镇江王爷的生日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除在宫内举行祭祀礼拜、唱戏、酒宴等活动外,船帮还要在河边、码头燃放鞭炮、设坛、置放三牲、叩祭河神龙王。其热闹程度远胜恩阳其他会馆的聚会祭祀场面。解放后在宫内成立了川剧团,20世纪70年代因殿宇旧危,被拆建成大礼堂兼电影放映场地。

平昌白衣也曾宫庙众多。万寿宫,座落镇南,近白衣庵大庙南墙。外山门为石牌坊向南,造型粗犷,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图案字迹模糊。坊中大字“万寿宫”,横额“道貌南华”。四柱三开石拱门,石柱楹联二幅,石牌坊石梯中嵌蟠龙石座,是一道观。相传观内原供奉老子(李耳,字聃)庄子(庄周)等塑像,又称老庄观。清光绪甲申年(1884)失火,观被焚毁,仅存观外山门石牌坊。

禹王宫,位于镇北,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高大雄伟,古朴典雅,全是木架结构,两重瓦檐,鱼龙爪角。殿前排八根粗大木柱,立于四对石狮石象磉礅之上。大门正中楣横匾,题书蓝色大字“禹王宫”。宫前石梯正中嵌蟠龙石座。正殿禹王大帝塑像,头戴皇冠,两手抚膝而坐,旁有四侍者。侧殿有二王塑像,即李冰父子。

通江平溪禹王宫,不高大的门楼,弧形的顶,拱形的门,有波浪线的院墙。一道不高的门槛,棱角圆润,漆色暗红。四合院建制,窄阶沿,小天井。天井里铺了青石板,石板不规则,棱角分明却又自然镶嵌。厢房在天井两侧,两层,十六间,一色的木门,一样的格子窗。与正门正对的,是正殿。过天井,上九级台阶,正殿坐北面南。正殿不大,雕梁画栋却很细腻,殿内墙壁上刻有壁画,用笔细腻,几十幅画,画的是一群人的从迁徙到安居的过程。

THE END
打赏
海报
历史遗存下的巴中会馆
四川是移民大省,城乡会馆普遍而立,形成一大特色。会馆是移民的产物,见证沧桑岁月中无数的人事更迭。经历数百年历史,无数的会馆已经毁损,荡然无存,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