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玉恩
母玉恩 (1876-1941年)通江县陈河乡沐浴溪园坝子人。年少聪颖,读书用功,常受先生夸奖,但因家境贫寒而中途辍子,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在本地经营银耳。银耳上市,即收购为数不多的银耳再转卖(当地叫小秤杆子),以蝇头之利补充生活之不足,二十岁后前往绥定住下经营银耳,在家乡收购,运往绥定出售,赚得利润新盖瓦房九间,尔后购田地、耳山、房屋。
民国四年(1915年)玉恩壮着胆第一次走出家门,千里迢迢去上海经营银耳生意。偌大的上海市光怪陆离,环境陌生,怎样打开生意局面。先决定设立商号,打响招牌,于艾多雅路开设“蜀丰银耳庄”并日夜奔波,四处联络,了解行情,不仅与本行而且与外行如宁波人邹子佳在上海开设的太参行(经营海参之类的珍品)等也密切来往,相互支持,生意逐渐兴隆。
五年后,由于通江收购的银耳掺假严重,价格迭降,造成亏。民国十年(1921年)只好将“蜀丰银耳庄”改设为“庆丰泰”商号(上海、重庆、绥定均为“庆丰泰”),并千方百计提高银耳质量,在绥定设立转运点,由其子母碧田、母润山负责收购、转运、加工(烘烤),将浆沙银耳发水淘净后再行加工烘烤成清水货,增强了商品的信誉,生意大有好转,蒸蒸日上,远近闻名。由于商品的数量逐年增加,运往上海,由绥定只能以水路用轮船运输,装运时间长了,不时造成部分银耳受潮霉烂,经过几年,生意大贴本,只好将原买的田地,房屋出卖,所获资金作为补充资本,并将商号并至上海南市爱尔格路园吉里,苦心经营,生意才好转,与日俱增。
民国十九年(1930年)玉恩将长子母碧田由绥定带到上海,增加经营力量,为了扩大资本,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与广安的夏本泉合股设立“四川太平银耳庄”,由南市迁至上海繁华的霞飞路129号(即今淮海中路129亏),在重庆(丁银方)、贵阳、绥定(母润山)、通江、万源等地设点收购、转运、加工,资金一律信托汇兑,以申票(上海)、渝票(重庆)、府票(绥定)、巴条(巴中)汇取款项,或购买百货运回,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减少了人力和往返的时间,逐步扩大了资本。同时为了提高在上海商界的威望,团结在上海经商的四川广大商人,与夏本泉、李靖帆(四川平昌人)、李勋甫等共同发起建立“四川同乡会”,捐款筹措资金,四川商人一旦发生困难或灾祸,即以此资助,解除了旅沪四川商人的后顾之忧,同乡会的人在经营上有困难时,他即四处介绍、联系,设法予以顺利出售商品。因此,母玉恩在四川赴沪商人中威望愈来愈高,都称他为“母老先生”或“母大哥”。
母玉恩不仅一生致力于银耳经商,摸出了一套生意经,而且为通江银耳在上海市场的推开和声誉的提高,以至打入国际市场作出了贡献。但因长期积劳成疾,,在上海仁济医院多方治疗无效,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二十八日即古历辛巳年四月初三日巳时去世,灵柩安放于上海中国殡仪馆,享年六十六岁。
[…] 新街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建成,正式开场。随着银耳生产的发展,陈家坝成为陈河银耳的集散市场。每逢集日,大小秤杆子计40多人齐集市内,收够银耳.有陈省斋及子陈利生,母玉恩及子母碧田,长期经营银耳成为巨富。他们在陈家坝设点收购,将木地银耳运往巴中、绥定(达县)、重庆、汉口、上海等地销售,并设立商号,开设店铺,设置钱庄、银行。此外,还有陈东篱、陈仕贵、陈家尤等人也在外地经营陈河银耳。“金利成”、“庆丰泰”、、“四川太平银耳庄”、“义胜和”、“遂川通”等商号就是这批银耳大商在各地开设的。许多百货,如丝织品、衣料、毛料、煤油、海菜等,都由他们从外地运回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