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尖山记

瓦尖山位于通江县麻石镇西北隅,距麻石场镇约三公里,地处麻石至新建(今并入春在)、毛浴的交通要冲。《通江舆地词典》记载该山“北纬31度51分,东经107度18分。山有巨石,形如瓦尖,故名”。《(民国)通江县志稿·山脉》“黄梁嘴”条:“(黄梁嘴)在麻石场北,为艾蒿包(应为“野蒿包”或“夜鹤包”——引者注,下同)西支。向南延分三支脉,曰圆台(圆峰台)、曰瓦尖山、曰五显庙山。”又“瓦尖山”条:“一名"瓦甑山",脉自黄梁嘴。西出迤南为"圆磨子"(又名“棋子顶”,春在镇棋子顶村制高点,以此山为村命),讫于木溪浩。”〔通江河春在场镇段。《(道光)通江县志》为“木溪濠”〕

瓦尖山、瓦甑山,前者是俗名,后者为雅称。在残存的碑文上,既有“瓦甑山”,也有“瓦尖山”,但雅称居多,俗名自光绪年间就有了。山下周氏宗族古墓群石碑上凡涉及墓地地望的文字一概使用“瓦甑山”雅称。一山二名或多名,在地名学上不足为奇,比比皆是。缘何有“甑”“尖”二字之别,笔者蠡测,可能是为了书写的方便。

瓦尖山今为双柏树村与瓦尖山村界山,但山在双柏树村境内。瓦尖山历来是周氏宗族祖居地,一直以来为周氏族人管理。笔者此次在蟾蜍石上新发现的“地主周富记”题刻就是铁证。“地主”即此地主人。关于“周富”,村里现存的老人均不知此人;笔者查遍周俊诗先生主编的《周氏支谱》,也未发现这个姓名,可能是周氏宗族某个祖先的表字。

1950年代初,政府重新划分村界,参考地方人士意见(由此可见地方自治与宗族势力的残余还未完全肃清)。由于村干部缺乏据理力争的能力,瓦尖山被划入他村(今双柏树村第六居民小组)。三十年后,也就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民政部门要求所有的行政村改换“文革”旧名,启用带有地方或地理特征的新名,昔日的“先锋大队”便以“东风大队”所辖的瓦尖山为村名,结果直接给人造成错觉,不知底细的人满以为瓦尖山在瓦尖山村(昔日的“先锋大队”)境内,其实不然,瓦尖山与瓦尖山村名不副实,是典型的借他村之地取己村之名的例子,这种例子在地名学上实属少有而罕见。

要追溯历史的话,瓦尖山的“领属”情况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笔者此次在蟾蜍石东侧梯道边发现“唐朝”二字,但此“唐朝”非彼“唐朝”,也就是说它并非中国历史上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唐代,瓦尖山属山南西道壁州辖地。《新唐书》《旧唐书》《元和郡县图志》不可能对瓦尖山这个小地名情有独钟,这个弹丸之地也无惊天动地之事引起朝廷和史官关注。那么,石刻“唐朝”究竟何意?它可能是一个人的姓名,这个人或许是寺庙里某个僧人出家前的姓名,或许是某个香客的姓名,或许是某个游客的姓名,或许……

将姓名刻在石头上,除了“到此一游”之义,主要还在于流传千古、永垂不朽。

《大明一统志》记载通江县天顺年间“编户六里”,《(道光)通江县志》记载通江县明代以前分永丰、永安、新昌、麻巴、安仁、南山、长宁七里,清初为五里五十甲;道光二年(1822),县属之安仁里六、七、八、九、十甲及长宁里十甲的一部分划归太平县(今万源市),县余新昌、麻巴、安仁、南山、长宁五里四十六甲。麻巴里辖木溪濠(今春在镇)、老官庙(今广纳镇)、刘坪(今铁佛镇)、澌滩〔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月划归巴中县平昌设治局,即今平昌县澌滩乡〕、麻石、三溪、毛浴、瓦室铺、唱歌廊(今唱歌乡)、复兴(今文峰乡)、燕亭(今文峰乡治地)、兴隆十二场,麻巴里共辖十甲,其中麻石场属第五甲,瓦尖山在麻石场境内,当属第五甲,沿至清末民初。至此,残碑上的“麻五甲”就不难理解了。“麻五甲”即“麻巴里第五甲”的省写与简称。

清代,麻巴里麻石场亦写成“麻扎石”“麻札石”“麻碴石”“麻啄石”(因场东麻子石得名。麻子石毁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它们在清嘉庆年间任过汉中知府、陕西兵备道、陕西按抚使的严如熤道光初年刊刻的《三省边防备览》中,出现频率不少于十次。

瓦尖山主体由一块状如蟾蜍的巨石构成,当地人叫巨石为“癞蛤蟆石头”。巨石东、南、北三面由石墙连接,形成一寨堡。寨墙高约二十米,南侧留一寨门,寨顶面积约一千平方米。自明朝始,其上便建寺庙一座,名“宝珠宫”。自建好寺庙之日始,瓦尖山便香客络绎,烟火不绝。其门庭若市的朝拜景象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初,政府遣散众僧,迫其还俗,拆毁寺庙为止。

瓦尖山在一道平缓的山脊上凸起,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历来是兵家盘踞、争夺之地。

THE END
打赏
海报
瓦尖山记
瓦尖山,位于通江县麻石镇。 一 春节,我登上离老宅不远、多年未去的瓦尖山。昔日为登高玩耍,这次是寻古探幽。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蟾蜍石及其两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