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商号
民国商号

赖素如(1883一1959),别名赖庆裕,绰号“赖干人”。民国期间,恩阳商会会长,他是恩阳、重庆两地“庆裕号”商号的东家,重庆“大成银行”的创始人。1959年病逝于重庆,归葬在祖籍恩阳镇飞凤村。

1883年,赖素如出生在恩阳飞凤村(现恩阳区文治街道飞凤社区)赖家塝。其祖辈以农耕为业。其父赖兆桂为供赖庆丰、赖庆裕、赖庆志等几个儿子读书,经营落市粮食,勉强糊口。

民国初年,赖素如继承父业,规模经营粮食、棉花、山货、糖果。赖在经营中恪守诚信,货真价实,广交各路客商,同时充分利用恩阳便捷的水运,开通了恩阳至重庆之间的货物往来商路。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在恩阳回龙场黄金地段购置房产、开设铺面,开办了“庆裕商号”。“庆裕商号”开始以恩阳为根据地,北进汉中、旺苍,南下渠县、三汇、重庆,组建船队,大规模经营,将大巴山的特产木材、土漆、桐油、肠衣、皮毛、粮食、干果等定点收购发往重庆,又把重庆的纺织品、棉布、百货、食糖等工业品运回川北。“庆裕号”逐步走红川北,享誉重庆。

据“庆裕号”老伙计(店员)张映甫之父回忆:“赖素如为了解外界商业讯息,每年要发若干封信函,同外界沟通。重要商务恰谈必躬身前往,随时同帐房校对核实,精心经营。对客商、货主从不怠慢,老少无欺。对贫困家庭,年头岁尾,周济施舍。对巴中川大学子周集云、刘瑞、苟勋等均有资助;对伙计、店员、力夫等都关爱有加,没有老板派头。

赖素如不仅在民众中举义施仁,且对长者克尽孝道。1936年,赖素如之父赖兆桂死于遂宁,他扶柩回原籍厚葬并守孝两年。对同行相亲相济,带动了一批商号的诞生,如恩阳沈永瑞的“瑞祥号”,李硕夫的“回春堂药行”,詹由义的中药材批发部,魏家恩的畜产皮毛商号等。活跃了恩阳商贸经济,壮大了恩阳商界实力。

赖素如在川北恩阳这个旧时号称“小上海”的地方能20余年连任恩阳商会会长,全赖其高尚人品和精明的处世之道,使之成为川北商界领军人物。为日后走出巴山,进军山城搭起了创业平台。

赖素如这一巴山商界奇才,在30年代的山城重庆也享有名气。山城人民很喜欢大巴山的干果山货。“赖干人”这个绰号就是山城人叫响的。赖素如进军重庆,先是在码头租赁场地库房,搞以物易百货,几次遭奸商作弄,汇兑跑水,吃了不少哑巴亏,损失了很多资金。

1937年11月20日,民国政府迁都重庆。12月,南京沦陷。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物资匮乏,美英等国家大批工业品进人中国市场,给商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这时受理美国援助的“中国农村复兴工作委员会”也迁来重庆设办事处,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常来重庆指导农复会重庆办事处工作,加之四川省民政厅长、农复会副主任陈开泗是恩阳人,同赖素如之子赖仑是连襟。精明的赖素如巧借东风,创建“大成银行”并很快在重庆挂牌开张营业,从事资金流通汇兑业务,银行信誉很快走红山城。

当然,“大成银行”的发展除有赖素如的雄厚资本、经营有方外,也与农复会注入资金有关。同时,也得益于赖仑鼎力相助,珠联璧合。长子赖昆是国民党少将(国防部工作),二子赖仑任省民政厅督查室主任,三子赖衡,大成银行掌柜。他们为大成银行起到了推波助澜和保护屏障作用,使赖素如能游弋商海,如虎添翼,事业如日中天。建国后,赖素如被划为民族资本家,新中国对大成银行实行赎买政策。赖素如从此在山城过着休闲舒适的生活。直到1958年在山城病逝。

(黄朝国供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