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元山观明代古钟修复记事
南江县城东北面约二公里处,有座古庙名叫“元山观”,观内藏有一口铸铁古钟。古钟铸造于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距今400多年。这口钟高94公分,口径56.8公分,底部直径36公分,壁厚 …
阅读更多南江县城东北面约二公里处,有座古庙名叫“元山观”,观内藏有一口铸铁古钟。古钟铸造于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距今400多年。这口钟高94公分,口径56.8公分,底部直径36公分,壁厚 …
阅读更多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中,很多工作其主观愿望是好的,要求各项任务数量 …
阅读更多1958年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建立了人民公社,实现了公社化,所有的土地、山林和农户的大中型农具及耕牛均收归公社所有,并于同年8月,一哄而起,建立了人民公 …
阅读更多在汉中留坝有“萧何追韩信处”石碑,而巴中南江的“截贤岭”据说也是“追韩信处”,韩信当年到底是向哪个方向逃走的?传说有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看一下陈显远先生的考证。 一、 …
阅读更多在巴中,听得比较多的故事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当年萧何月下截住韩信的地方就叫“截贤岭”(或留贤岭),称该山为韩山,呼其下的小溪为韩溪。唐代还在截贤岭立下石碑以昭示后世( …
阅读更多通江古道犹以汉中到壁州的汉壁道、洋州到壁州的洋壁道、荔枝道等最为著名。遗存的几处古道,如红花溪古道、梨树垭古道、阎王碥栈道等,从形制、长度来看,非一隅之力能完成,应是政府 …
阅读更多背二哥、商旅是古道上的主流。他们常年在道上走,走出了经验,几时出发、几时歇脚,在哪打幺台、在哪投宿,心里了然。 每次出去的人数要根据货物的多少而定,一般要十人以上才出行。人 …
阅读更多汉壁道上,有一离壁州(通江)治所不远,西去巴州的支线,名曰渡头铺。崖壁上刻无识无款四大字“还我使君”,数百年来,无人知晓是谁刻、为谁而刻。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作 …
阅读更多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玉环嗜新鲜荔枝的爱好,建起一条运送荔枝的通道“荔枝道”。通江的龙凤、洪口、澌波等乡镇就位于驿道上。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