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通江涪阳一带的匪患
在民国,匪患是涪阳乡(镇)的一大灾难。早年打脸挂须,化装抢人,后来发展到公开抢劫。有二、三合伙的土匪,也有持枪聚众的广匪。总之,土匪、广匪,都与地方把头袍哥大爷,党政军要 …
阅读更多在民国,匪患是涪阳乡(镇)的一大灾难。早年打脸挂须,化装抢人,后来发展到公开抢劫。有二、三合伙的土匪,也有持枪聚众的广匪。总之,土匪、广匪,都与地方把头袍哥大爷,党政军要 …
阅读更多凉水寺位于南江县城西十华里之朝阳二队(属于南江镇管辖,本文的有效时间截止97年),小河环绕山麓。昔时苍松翠柏茜郁掩映着前有围墙之三合大院。人们渡河循石级蜿蜒而上直至山门,夏 …
阅读更多旧时代陆地无公路多靠水路运输物资,而木船为水上交通唯一工具。因江口场地处巴河、通河两汇总口,各地驶经此地之木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多为适应本地河流险滩而造型。如:多航行于“ …
阅读更多乾隆十年(1745年) 南江知县闻肇煌就县城文庙义学创建了南江公山书院。 同洽十一年(1872年) 南江知县何芑仲移建公山书院于城东文庙右侧。 光绪六年(1880年) 南江知县张熙谷,创建长池龙 …
阅读更多明洪武十四年(1381) 通江县儒学在县治西北宁壁州旧学始立。洪武中、杨贡、张贡予以继修。 清初 县教育行政机构设置训导。 康熙二十三年(1684) 知县陆士炳重建通江儒学。 康熙三十三年 …
阅读更多江口唐氏,亦为名族。原住址为本县雷山场(原来雷山乡,现属平昌县驷马镇管辖)。其祖唐芝荣,清嘉庆15年中举,道光5年大挑一等授浙江缙云、山东荣城知县;子唐正恩,道光30年进士,任 …
阅读更多“问寓山庄”亦名“彭家衙门”。江口场(今平昌县江口镇)彭氏,原籍江西吉安府,亦因“填川入蜀”定居江口。为书香世家,名门望族。延至彭庆文(少多才艺,尤善书法),至咸丰辛酉拔贡,同 …
阅读更多为江口场(今平昌县江口镇)廖氏所建。廖氏家族亦为名门世族,社会上颇有声望。原籍湖北麻城,亦因“填川入蜀”定居江口场。其先祖廖纶为海州知州,后升观察(官名),在南、北两 …
阅读更多建于公元1915年,位于“抱璞山庄”之东,相距不足一华里,亦为邓氏先辈所建。整座庄园坐东向西,仿古园林建筑风格。首先入目者是两排修剪整齐之木槿花树,直达庄园花圃,形似栅栏。花圃 …
阅读更多古江口镇(今属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邓氏家族,原籍湖南衡阳,因“填川入蜀”定居江口场,后因避“白莲教”,迁建庄园于老鹰寨。历代名人、文人辈出,清末及民国时期在外为官者多。山庄建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