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元潭镇元潭村村史
元潭村位于南江县的南部,素有南大门之称,地处元潭镇集镇周围。东接元潭镇字库村、回龙村、治坪村,南与巴州区枣林镇相邻,西临南江河,北连元潭镇凉水村。 一、历史沿革 元潭村清朝 …
阅读更多元潭村位于南江县的南部,素有南大门之称,地处元潭镇集镇周围。东接元潭镇字库村、回龙村、治坪村,南与巴州区枣林镇相邻,西临南江河,北连元潭镇凉水村。 一、历史沿革 元潭村清朝 …
阅读更多一、瓦室小学历任校长 瓦室小学建立于1910年,历任校长(截止2010年)为: 吴子江、王平甫、王腾芳、屈天奎、向荣贵、杨盛兴、郭绍富、张贵杨、杨述政、向仕孝、杨勇、向仕敏、谢述茂 …
阅读更多一、喜神乡名字由来 早名“梅子滩”。辖区小河流经此地迂回形成一滩,滩岸有天生梅子树一头两穗,故曰梅子滩。又名“喜神滩”。“喜”者,乐而可贺之事也;“神”者,具有超人能力和出奇的聪明 …
阅读更多民国7年(1918)3月,郑启和打着“靖国军广安川北民军总司令”的招牌盘踞通、南、巴一带,巧立捐税名目,大肆扩充军费。强迫老百姓普种鸦片。令县年筹“特别捐”30万元,无论何款提入均准作 …
阅读更多清嘉庆元年(1796)十二月,冉家湾(今万源县辖)县民冉文俦和其侄冉天元、冉天泗及王家沟王士虎等率2000人马起义于王家寨,与达州、东乡、太平、巴州等地白莲教义军相呼应。 清嘉庆二年(1 …
阅读更多北宋徽宗(赵佶)正和八年(1211年),徽宗钦饬,界牌三洞台道长候化先(仙)为“上道仙”称号。同年他在镇龙场东南罐包修建道观,命名为“镇龙观”,山民亦将此代称镇龙场镇。 到明朝 …
阅读更多1907年,辖区明江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沿袭乡闾制,全县三乡四十八场,兴马场属崇清乡的一个场。场辖忠义、莲花、回龙、马鹿、红顶五团;场设总团办 …
阅读更多1951年1月废旧乡保甲制度结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建立新的民主政权机构,当时燕山属赤溪乡人民政府管辖。 1952年1月,结合土改,调整行政区划燕山从赤溪乡人民政府划出设置晏山乡人民 …
阅读更多清道光七年(1821年),南江县分三乡(崇清、长池、吴垭)四十九场,朱公垭场属长池乡管辖。清宣统二年(1910年),南江在办理地方自治事务中改三乡为九区五十一场,朱公垭场,锦鸡垭 …
阅读更多关坝,因四面环山,中间一小冲积盆地,地处川陕交界,自蜀汉起,历代兵家镇守之关隘,故称关坝。 湖广填四川时,胡氏家族建场,取名“胡兴场”。道光6年(公元1846年)有秀才胡国斌中进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