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魏、北周时期的巴州(巴中)城(琵琶城)示意图
梁末(556年至557年),(今天巴中市所在地的)巴州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因外城占地面积窄,内城占地面积宽,城的形状像琵琶,故又有“琵琶城”之称。 内城为汉土城,形成“琴腹”,外城向西 …
阅读更多梁末(556年至557年),(今天巴中市所在地的)巴州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因外城占地面积窄,内城占地面积宽,城的形状像琵琶,故又有“琵琶城”之称。 内城为汉土城,形成“琴腹”,外城向西 …
阅读更多在东汉至萧齐时期,巴中称为汉昌县城,绕北水、字江(今巴河)而建。有东南西北四门,有现在东城街、文星街。城隍庙位于北门、钟鼓楼离西门不远,万寿宫在南门附近,关帝庙在东门附近 …
阅读更多从1963年开始,巴中的经济进入正常平稳发展时期,1964年,先是县内搞“小四清”(所谓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然后又是县与县交叉派工作队到各县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大四 …
阅读更多1956年“一化三改造”以后,进人建设时期。尤其是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后,巴中的经济建设出现了高潮。到1958年,4个县先后办起了缫丝厂、 …
阅读更多当195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巴中完成后,即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到1956年,这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从1953年起,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改 …
阅读更多哥老会,又称哥弟会,袍哥汉留等名。为什么称“汉留”呢?起源于郑成功,他收复台湾后,为了灭清复明,在民间组织团体,以光复明室。待他探知吴三桂潜蓄异志时,便派遣部将陈近南去四川 …
阅读更多自明末清初,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渐渐成熟,并迅速传播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通江川剧源于何时 …
阅读更多1949年前,巴中基本无公路,更无铁路、航空线路。民国35年(1946年)开始修筑的巴(中)一仪(陇)公路,到民国38年(1949年)才完成路基,没有通车,短短的80多公里公路,修了三年多也完不了 …
阅读更多“川北民众救国义勇军”(简称川北民军),系任伟章组建。 任伟章,青年时期曾受中共地下四川省委军委李鸣坷的影响,并于192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中共地下四川省委军委在旷继勋领 …
阅读更多1989年7月27日,重庆两生意人带巨款来渔溪联系药材生意,住街道吴应华家。当日中午街道无业青年吴应云、陈万庚请二人吃饭,饭后二人回寝室午休。吴陈二人先后将两人打死,抢走现金7万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