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鼎山寨的来历故事
鼎山寨位于巴中市巴州区鼎山场镇,因山寨形似一“鼎”,故取名鼎山寨。 原名古城寺,后名古城院,明末十大姓人共建鼎山寺,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慧静和尚在山寨修成大雄宝殿。 传说 …
阅读更多鼎山寨位于巴中市巴州区鼎山场镇,因山寨形似一“鼎”,故取名鼎山寨。 原名古城寺,后名古城院,明末十大姓人共建鼎山寺,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慧静和尚在山寨修成大雄宝殿。 传说 …
阅读更多陈河,陈河,因辖陈家坝、河坝场两个场镇而故名“陈河乡”。 一、清末以前 陈河地区,春秋属巴国。秦统一后属巴郡。西汉属巴郡宕渠县。东汉为巴郡汉昌县 地。北魏正始中(504-508年)始置 …
阅读更多双竹堂《初建双竹十万丛林万古碑志》和《双竹堂牌坊文》载:公元1573年,绥定府石桥河有一个人叫岳仲魁,他幼失父母,苦力成家,乐善好施,不染凡尘。 晚年信佛施善打算择地修建寺庙, …
阅读更多孔庙。按清《南江县志》等有关史料载,自鲁哀公十七年立孔子庙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后,千余年来未出阙里,直到北魏太和13年始立孔子庙于就师,唐贞观4年始诏州县皆作孔子庙,自此以后或 …
阅读更多南江解放前有“红帮”、“青帮”、“生死同盟会”等主要“帮会”。 红帮:南江的红帮分仁、义、礼三堂。仁字大爷是罗北辰;义字大爷是张小康、付公亮;礼字大爷是熊清和等。他们就是江湖上的袍哥 …
阅读更多巴州建城垣有文献可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汉和帝永元三年(91),迄今已192梁广县年历史。 汉和帝永元三年,益州巴郡分宕渠县(治今渠县土溪镇城坝)北境(今巴河流域)置汉昌县,治今巴 …
阅读更多洪口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史志记载,唐开元23年设县(公元735—966年)至乾德四年省入通江,建县时间231年,期间三易县名(太平县、巴东县、丹巴县)县遗址位于永安坝黄家梁。 中国民 …
阅读更多通江县洪口位于大巴山南麓,平均海拔650米,自随唐以来,一直是通江出境至陕西的必经关隘。 古时,场镇四周山高林密,不时虎豹窜入场镇伤害人畜。其中有一只身长丈余,重逾千斤,通身 …
阅读更多1940年7、8月间,郝谦只身一人来到巴中,在通江与地下党员国军少将肖中鼎接头,对通南巴的革命条件进行调查了解。他的“侦察”活动成为了川北地下党员转移巴中,建立通江竹子坎党支部, …
阅读更多渔溪,位于巴中、苍溪、阆中三县(市)“金三角”,距巴中市区36公里,为巴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重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活跃在巴山深处的文艺轻骑——巴中县渔溪区文学艺术协会(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