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象九墓志
《薛象九墓志》收录于雪鸿堂全集卷十八。 一、薛象九墓志文(原文) 公少先君九岁,长予十四岁,先后文社中,为忘年友。公性豪迈,有胆识,多猝智。辞辩风生,出人意表。清初,蜀未平 …
阅读更多一、通江县志建置序 (原文) 尝观风宗、画野、测圭、记里,逮夫职方、辨土、保章立州,尚矣。秦汉以还,郡县屹峙。虽名号易于时代,而封域仍此山川。是以欲观天者占躔度,欲察地者任 …
阅读更多东龛山, 又名东华山, 古称巾子山。 一、《四川通志》称:“ 岭峻而长, 横障一方, 行其上,诸峰罗列如儿孙”。 山后为东洞寺, 下为东洞,洞高丈余, 最宽处约四丈。塑有释迦牟尼大像一尊, …
阅读更多据《民国通江县志稿》,汪公桥在治南澌滩河半里许,地当东溪,入澌滩河之口,为巴渠交通之要道。清光绪已酉,职员汪清洪独力建修。 一、《汪公福田修桥碑记》原文 蜀道之难,今古同叹 …
阅读更多马建堂,四川文理学院 摘要:川陕苏区时期高度重视干部人才的培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和红军大学是两所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重要学校。彭杨学校建立于1933年2月,注重革命理想信念的教育 …
阅读更多当年“放扑鸭儿”的,系生产队的副业人员。一个放鸭队,一般三至四个人,一个人打前站负责观察并择定路线,一个人负责担行李和煮饭,两个人拿着鸭杆负责指挥“队伍”。一支“队伍”三、五千 …
阅读更多本文源自《风雨九十春》(四川大学出版社)一书。 一、赵济刚拥护党的主张 1890年出身于巴中化成乡(现化成镇)一个做火炮的农民家庭,在巴中中学教书时,奉乡亲邀请,回乡练团剿灭土 …
阅读更多1932年腊月的一个晚上,穷人纷纷传说通江县城里来了红军,红军是救穷人的,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又传来红军已打到杀牛坪、清江渡,军阀田颂尧的队伍大部被消灭。那些天,我家乡的穷人们也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