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民间故事:李钟壁勇叩登闻鼓为父鸣冤
李蕃受诬陷入狱,长子钟壁决心为父鸣冤,营救父亲出苦海。 怎样营救?李钟壁决定去找父亲原来的朋友支持。可是找了一段时间,没有着落。父亲原来的朋友,有的虽见义勇为,但身份低微, …
阅读更多李蕃受诬陷入狱,长子钟壁决心为父鸣冤,营救父亲出苦海。 怎样营救?李钟壁决定去找父亲原来的朋友支持。可是找了一段时间,没有着落。父亲原来的朋友,有的虽见义勇为,但身份低微, …
阅读更多李钟壁八至十一岁在通江县涪阳举人屈乾奄先生门下读书,十二岁随父李蕃在山东黄县就读。以后,不管为父为家劳苦奔波,还是为官在任公务繁忙,他总是以书为伴,好学不倦。 他读书非常努 …
阅读更多上刘棠溪给事书收录于雪鸿堂全集卷十二。 一、上刘棠溪给事书(原文) 自入都来,奔忙万状,世事尽属茫然。客子途穷,书生气短,日在不破愁城中,形影相吊,此情何以堪耶!时接老先生 …
阅读更多李钟壁,字元修,号鹿岚。生于清顺治戊戌年(1658年)。就在李钟壁出生的前一年,其父李蕃中举。他少小随父就读,十二岁时,其父李蕃任山东黄县县令,全家随父迁至山东,李蕃在任职期 …
阅读更多李钟壁29岁中举,49岁才奉命出任广西平南县令。平南县地处粤西东南,地僻民穷,豪强掠夺成风,匪盗猖獗无羁。 他决心调查原委,妥善解决。通过初步调查,知道这些匪众大部分原来都是穷 …
阅读更多被誉为“铁面知县”的李钟壁是著名的通江“三李”之一,巴中市通江县兴隆乡人,生于清顺治15年6月12日。6岁开始随父亲李蕃在县城读书。12岁时因李蕃任山东黄县知县,全家迁往山东,读书于 …
阅读更多阅读清代通江三李的《雪鸿堂文集》,犹如一次走近三李的精神旅程。走近三李之旅,令人颇不宁静,一直伴随着内心的震颤和感动。一方面,为其胸怀宽广、学识渊博、仁政爱民而一唱三叹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