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郎的先祖及后裔

张五郎是唐朝通江县涪阳镇五郎坪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难成都,举办巴蜀英雄会,招选天下英杰,张五郎在比武中勇夺第一,被唐玄宗授予冠军大将军称号,赐飞骑郎将一职(正二品武官)。紧接着唐玄宗又授予张五郎江陵大都督府长使,赐鱼鳞宝剑一柄,并立即派张五郎去江陵辅佐永王。这种待遇和信任程度,简直和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没什么差别。唐玄宗为什么对张五郎如此信任而委以重任?归结起来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张五郎文武双全,确实是个人才;二是正是用人之际,当时需要一个人去辅佐永王李璘,让他的势力强大起来能够和李亨抗衡,权衡来,权衡去,没有比张五郎更为合适的人选;三是因张五郎的一位先祖曾经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旷世奇功,唐玄宗一直感念在怀,要提拔重用他的后人。

武则天当政时期,朝中有两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个是狄仁杰,另一个是张柬之。他俩都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后来都做官到宰相。历史学家对他俩都有很高的评价。有人问,他俩谁最厉害,历史学家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作为政治家,狄仁杰不如张柬之;如果从胸怀,狄仁杰也不如张柬之;但是处事的能力,狄仁杰比较强。

张柬之(625--706),字孟将,汉族,唐朝襄阳人,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任命的宰相。武则天称帝初期,大封武氏宗族为王。她哥哥的儿子武三思被封为梁王,并兼任宰相。此人最擅长结党营私,势力很不一般。705年正月,武则天已经82岁,而且病得非常严重。这时,她的继承人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且迫在眉睫。六年前,狄仁杰任宰相的时候,曾经犯言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唐朝社稷得以延续。当时武则天表示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未作出最终决定。现在狄仁杰去世都已经五年了,武则天病得那么厉害却还不公开她的决定。她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整日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已经整整半年时间了,就连宰相都见不着她。而张易之和张昌宗是武三思的同党,大臣们谁都知道武则天是想传位给她哥哥的儿子武三思。退一万步来说,按眼下局势,即使武则天没有这个想法,武周江山由武三思接手都已成定局。朝中许多大臣都十分忧虑,但是谁也不敢公开流露出来。更不用说有什么举动。

眼看武则天已经活不了几天,如果朝中大臣都只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选择置身事外,那李唐社稷就真的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就在这关键时刻,已经81岁高龄的张柬之却挺身而出,与他十分信任的朝臣崔玄暐、敬晖、桓彦范、李多祚等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然后派李多祚和李湛去东宫迎接先前被废黜的太子李显。张柬之本人则率大队人马斩关而入,直奔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斩张易之和张昌宗于庑廊下,紧接着进至武则天的卧室长生殿,逼迫武则天传位于李显。张柬之说:“昔日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武则天眼看不照着办已是不可能的了,只好立即颁下诏书,由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第二天,便正式将帝位传给李显。这次事变在历史上被称之为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中,张易之和张昌宗被诛,薛季昶对张柬之说:“二凶虽诛,产、禄犹在。去草不除根,终当复发。”张柬之则说,我该做的已经做了,这事就留给皇上(李显)自己处置吧。皇上是英明之主,由他处置,更能树立他的皇威。朝邑尉刘幽求也劝张柬之道:“武三思尚存,公等终无葬身之地,愿早图。”张柬之说,武三思虽然专权,但武氏一族与皇家有割不断的关系,如何处置是皇上的事情。我们做大臣的断不可越权行事。无论刘幽求等人怎样劝说,张柬之只是不从。当时为了逼迫武则天传位于太子,御林军的将军都是张柬之一手提拔起来的。很多大臣也是由他安排到重要位置上去的。所以神龙政变一举成功,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凭他在朝中的威信和人脉关系,要铲除武氏一党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是李显已经49岁了,不是个不懂事的少年皇帝,既然武三思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理当由李显领头号召锄奸。武三思和李显是儿女亲家,如果张柬之贸然再发动一次政变,倒真有想当皇帝的嫌疑。所以这件事情显示了他博大的胸怀。

THE END
打赏
海报
张五郎的先祖及后裔
张五郎是唐朝通江县涪阳镇五郎坪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难成都,举办巴蜀英雄会,招选天下英杰,张五郎在比武中勇夺第一,被唐玄宗授予冠军大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