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道宣汉段初考:蜀道之荔枝古道犹记当年妃子笑

一、荔枝道由来

杨贵妃所食荔枝取自涪陵,在《能改斋漫录》《舆地纪胜》《蜀中广记》《读史方舆纪要》《川中杂识》等史籍中有记载。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把“从涪陵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连接四川陕西湖北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命名为“荔枝道”。

杨贵妃所食荔枝运输路线图
杨贵妃所食荔枝运输路线图

经专家学者和民间爱好者实地踏勘,确定荔枝道基本路线为: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大竹—达川—宣汉(大成镇瓦窑村折入三桥社区、隘口乡、马渡关镇)—平昌—万源—通江—再入万源—镇巴—西乡,最后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全程1000多公里。土法保鲜,荔枝带叶,装入竹筒,用蜡密封,换人换马接力传递,昼夜飞驰,有说三日三夜,有说七日七夜,荔枝至京师新鲜如初,没有“一日而色变,二日而味变,三四日色香味尽去矣”。

二、宣汉段荔枝道

荔枝道从达川区进入宣汉县大成镇瓦窑村,折入三桥社区,至隘口乡、马渡关镇,进入平昌县岩口乡,宣汉县境全长近30公里。

1270年后的今天,笔者沿着这条古道踏访,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犹在耳畔回响。当时“快马加鞭、接力传送”的驿骑、“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的情形、“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的惨状已如烟云般飘散,杨贵妃早已香消玉殒,但与荔枝道密切关联的关隘、城寨、寺庙、摩崖造像、罗汉堂、青石板、古桥、村落及民俗文化留存至今,成为确定荔枝道走向的重要佐证。经考证,马渡关镇是荔枝道的重要驿站。

在运输荔枝的繁华时期,马渡关置阆英县。《太平寰宇记》记载:“天宝九年(750),太守韦虚受奏于应水南一里置阆英县,以县南五里阆英山为名。”应水即今沙溪河,阆英山即今蔡家山。由此可见,马渡关当时在荔枝道沿线所处的交通地位、贸易地位和政治地位。笔者大胆推定,设置阆英县,就是朝廷为方便运输荔枝增设的驿站。

与此同时,在马渡关修建浪洋寺。寺内有一块长9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巨石四面开龛造像,天龙八部、飞天等造像精美。摩崖造像共24龛14处题记,经考古专家识读:唐至德元年(756),阆英县州牧卢公在此初创丰饶寺;永泰元年(765)李尚甫撰写《丰饶寺记》《石像记》;北宋雍熙四年(987),前阆英县主簿苏孟进、丰饶寺主宋进带领县官绅士发愿修建佛殿,皇帝敕赐丰饶寺名为龙华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重修,因有浪洋村而名浪洋寺。

造像群里有一尊男观音石像引起外界注意,表明这是早期佛教造像。因为观音传入中国之初,是以“观自在”(男观音)的形象高坐佛堂,南北朝及唐代后演变为“观音菩萨”(女观音)。据说全国仅存三尊男观音石像,另两尊位于福州市永泰名山室和重庆铜梁侣俸镇。

浪洋寺摩崖造像
浪洋寺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一般在交通干道附近开凿,表明此地宗教信仰活跃。考古专家称:“浪洋寺摩崖造像及男观音石像的发现,印证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马渡雄风’。”

THE END
打赏
海报
荔枝道宣汉段初考:蜀道之荔枝古道犹记当年妃子笑
一、荔枝道由来 杨贵妃所食荔枝取自涪陵,在《能改斋漫录》《舆地纪胜》《蜀中广记》《读史方舆纪要》《川中杂识》等史籍中有记载。苏轼《荔枝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