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主要是指1932年至1935年产生并流传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用于宣传红军宗旨,拥护红军入川,反映群众疾苦,踊跃参加红军,歌颂军民友情,表达革命决心等的一种歌曲。它在当时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1]的特定背景下发挥过重要作用,具有深远影响。

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产生的背景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的产生,是与一定的地理、文化、历史、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的,兹分述如下。

(一)地理背景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化,孕育别样的歌曲,正如周青青在《中国民歌》提出“地理条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塑造人们物质生产方式的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对音乐的风格特点有着深刻的影响。”[2]乔建中先生更是以专著《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来讲述地理环境对音乐的影响。与今天“川陕”的地理概念不同,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越大巴山入川,次年2月建立的以“通南巴”为腹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位于大巴山南麓。大巴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这些具有地方色彩的红色歌曲。巴山地区究竟有怎样的特殊地理环境?相对于全国的地理特征,可以从它的水系、山脉、地形和气候来分析。

我国四大水系之一长江的支流嘉陵江流域
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南,米仓山脉南麓
西南高原和丘陵地区
西部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雾色浓密

表 1 大巴山地区地理环境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巴山的地理环境,在水系上,属于我国四大水系长江的支流嘉陵江流域;在山脉上,属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以南;在地形上,属于西南高原和丘陵地区;在气候上,属于西部亚热带山区气候。再者,置身其地可感受到大巴山区峰峦叠翠、山水相间、雾色笼罩、山高路盘。

这样的地理背景,致使交通闭塞,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相对贫困,又长期遭受剥削压迫,革命火种更易点燃。同时,成荫的绿树和浓密的雾色又为掩护红军战士和后来留守的游击队提供了掩护。特殊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为红军革命和斗争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滋养了巴山背二歌、巴山茅山山歌以及红色歌曲的产生。如笔者在实地考察中所见,巴山地区农村房屋错落零散地建在山脚,家家户户相隔有距,邻里间在家门口大声地召唤对方时,有起音,有拖腔,声音回荡山谷,犹如山歌的简化版。

笔者深感歌声源于生活,生活依托土地。又如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巴山背二歌,其特有的高腔、亮嗓(万源一代俗称“震颈红”)、短句、下滑音等,就源于背二哥们负重跋涉在米仓古道、汉壁古道的生活背景和当地的地缘环境。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历史与现状的调查研究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歌曲主要是指1932年至1935年产生并流传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用于宣传红军宗旨,拥护红军入川,反映群众疾苦,踊跃参加红军,歌颂军民友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