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旧时民俗:武坛

二、开坛祀灶

武坛处处离不了木本水源,叩师下马。即书写诸位神灵及师祖师爷牌位,标明名讳生辰,普临普请。然后打下马卦(叩阴或胜卦),迎请前传后教历代师尊同坛作证。唱曰:“小徒今晚请师尊,心也诚来意也诚;高高抛起文王卦,迎请师尊下凡尘”。祀灶投文:灶神是一家主神,祀灶目的是恳请灶神,“状来莫接,疏来莫投,好言呈奏,恶语深埋,降吉庆于人间,奏善事于天庭”。“领纳凡情,将信士家中神、鬼、素、愿一切不详之兆,镇压于阴山背后,永保家门吉祥清平”。

乡民(端公称之为信士,以下同)家中如果有病人,要在灶屋中丢刀卦。用一筛子(代游魂圈),放入先生的“司刀"和病人鞋子、铜钱、木秤、尺子、方斗、剪子一起倒在地上,从这些物件落地后的排列方式中,推测病人是不是病、邪、神、鬼、愿、心所缠,以此安排接下来的法事做法;如果没有病人,可作“架桥会兵,土地送才”。将厨中一切器具之物先摆在一起,由先生装成土地(戴土地脸壳),一样一样交还主人,并封赠金玉良言。因为土地老爷是一个喜乐神,他在一方可管人口,唱曰:“真奇哉,真怪哉,堂屋里搭个唱戏台。刚才是个小伙子,转眼是个土地老汉钻进来。土地老汉本姓何,老家住在嘶岸沱。有人问他哪里去,他问那家在打锣。这个土地也罗唆,一进屋来无着落。桐木叶做个脸壳子,镰刀拿来打马锣。哪个细娃儿在学我,也象是土地老汉脱的壳……

三、放猖(放兵)

乡民撞逢地盘之上的“罡头师尊(或地界游师、戏子)”、“三霄”(玉府桃园宝山三霄娘娘后殿官兵唐氏太婆)、“梅山”(九溪得道梅山院内胡李赵王三碉法王),就得“爨灰碗”,勾兵上坛。使几位神灵的兵兵马马有个安身之地,免得散兵游将,四处糟蹋危害良民。但“爨灰碗”就得“放猖",将所有兵马放出去,然后立楼扎寨,再令兵回殿。首先,布置好坛事,香蜡品烛一堂,刀头净酒各样,法师左手拿司刀,右手拿五面令旗,在大堂屋门上搭三条板凳,放招兵马,并取阴胜二卦,踩九洲三盘将兵马送出营寨。“立楼扎寨”唱:东方路上扎一寨,南方路上安二营,西方路上扎三寨,北方路上安四营,中央路上扎五寨,五方五路各入营,倘若犯了营规令,老君王法不顺情。

爨碗

具备麻钱五枚(代表五路五猖阴司兵马)放入碗中,然后,碗中装入灶中净灰打坛,三霄、梅山、阴司法官或游师,各打各的坛界。最后,排诀对印踩九洲,将五色花线(忌红线),缠上鸡蛋(一个)放入碗中,再用一个小碗扣住大碗,送在神龛上或当地庙宇之中,点上香烛作为顶敬,说是可保乡民家中无事,邪魔速退。

五猖传说是:张五郎弟兄五人应科举试落榜,一路上看到不少百姓遭受邪魔危害,于心不忍,便回家辞别父母,去往茅山学法以图救人。一路上,不畏艰辛,翻山越岭,躲避虎豹,九死一生,终于感动天地,将弟兄五人封为神灵。“大哥封在东岳庙,二哥封在城隍神;三哥封到西京去,四哥封为北岳神,只有老五年纪小,封在坛前押猖兵。五猖就从这里出,再不扯旗另立营”。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旧时民俗:武坛
很早以前,由于科学不发达,缺医少药,人们缺乏精神寄托,把大人患病、小儿“犯关煞"、“运限不佳”及财源不旺等自然现象寄希望于封建迷信解脱。一旦有事,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