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巫风傩俗

谈巫风傩俗,可能人们不能一下明白,但说祭师、端公、神婆,道场、设坛,做法事、请神、化水、杠神、驱鬼等,一下子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巫风傩俗存世久矣,傩戏便是浸淫在巫风傩俗土壤中萌生的,人们把它又叫爨坛戏、傩坛戏、跳傩傩、端公戏等。巴中民间还有把傩戏称“大铺盖席子戏”的,因为表演场地为一张竹席,观众常常通宵观看。巫风傩俗仪式感很强,傩戏娱神又娱人。傩戏与巫风傩俗相伴而生,一直便是“傩中有戏,戏中有傩”。说白了,就是既请神做法事,又演戏。

傩戏表演
傩戏表演

解读川东北的巫风傩俗与傩戏,则先解释几个相关的词。“爨坛”,又称“庆坛”。一些地方志记载:“经径尺之石,供于堂中右角地下,名曰‘罗公坛’。除朝夕供奉外,每届三年,必延巫于家,杀猪致祭,名曰庆坛(爨坛)。”同时,“爨”字在古代为表演小戏,“爨坛”一词的实质含意应为表演与宗主神有关的地方戏,学名为“傩戏”。

“傩”(nuó),有人说是中国最神秘的一个汉字。古书将这个字解读为驱鬼逐疫,原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图腾崇拜,到了商代形成一种固定的祭祀仪式,周代起被称为“傩”,叫“傩祭”。“傩”是指“行步有节奏的样子”,端公班子称“禹步”或“罡步”,为此“傩”则是指表演这种民间小戏的步法,“傩戏”实为古人逐鬼之行为,它又被称为端公戏。

巫风傩俗催生戏剧

王国维先生在1912年所著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宋元戏曲考》中,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歌舞之兴,其始于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他提到了上古巫风的起落与延续:“九黎乱德”时期的“民神杂糅”、夏商王朝的“巫风之戒”、周代“礼秩百神”之后的巫风余习,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周礼既废”情况下民间巫风的再次大盛。王国维认为:“巫之事神,必用歌舞”。巫觋装扮神灵,“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自古流传而来的巫风傩俗在这方土地而成的傩戏,则被人们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巫风傩俗催生戏剧。巫风起于巫术,在生产力低下、环境险恶的远古,原始先民力图找到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去解释和控制世界,首先找到的是巫术,希图通过巫术达到自己的愿望。

古巴国好巫之风盛行,《世本》记载:“巴郡南郡蛮俱事鬼神。”对于巫教信鬼传统,《后汉书·刘焉传》和《华阳国志·汉中志》均称之为“鬼道”。这种民风民俗,制约着一定的社会思维和文化艺术。在古巴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支配下祈天祀地、祓禳祈吉的傩文化、驱傩古俗产生了。人们把这种古老的信仰习俗称之为“爨坛”。

同时,《后汉书》《华阳国志》诸古籍中所述的“巴渝舞”,也生动地证实了傩俗的古老存在。巴渝乐舞,早在西汉时期已见记载,《华阳国志》中有一段引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骁勇,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后汉书》亦有同样的引述。《礼乐志》子载曰“巴渝之歌,自武王伐纣始。”后刘邦为汉王时,为统一中国,亦派居于渝水之滨的賨人为前锋,攻打关中地区。“賨人性勇,善歌舞,刘邦命乐工习之,号曰巴渝之曲。”(《能改斋漫录》卷六《事实·巴渝曲》)。巴渝舞实乃居住于巴郡渝水边一支少数民族賨人用以驱邪纳吉、鼓舞士气的民族舞蹈,賨人性勇善战,喜歌舞事神,致使纣王溃败。

汉末,创建于巴蜀之地的道教,其实也得民间傩俗之精华。道教兴盛,其道教科仪与傩俗几近相同,驱鬼逐疫、斋醮解厄、度亡超荐的道场法事在民间代代相传。在此基础上名目繁多、特色各异的道坛、道班,以斋醮驱疫为业的师道戏和许多半道半巫或道巫结合的庆坛、端公戏应运而生。

隋唐以后傩俗日渐兴盛,由傩俗转为傩戏(端公戏),不少史书上都有记载,并还有散见于不少著名诗人的诗作中,如杜甫在一首记录阆中南池庙祀习俗《南池》诗中,描绘当地“祀神尚鬼”之习俗,诗中曰:“……南有汉王池,终日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习于岁终祈神,春祈秋报,天旱求雨,祓禳祈吉以有辟邪纳福傩俗的人们,将这一古老习俗一代代保存下来,让傩戏自隋唐便开始兴盛,流传至今。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东北巫风傩俗
谈巫风傩俗,可能人们不能一下明白,但说祭师、端公、神婆,道场、设坛,做法事、请神、化水、杠神、驱鬼等,一下子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巫风傩俗存世久矣,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