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巫风傩俗

傩戏表演习俗

傩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形态,它的发生、发展,与原始的宗教、古人的图腾崇拜、地方的巫风傩俗紧密相连。因此,其演出习俗也别致奇特。

傩戏以巫傩歌舞为载体,以戏剧演绎人生。表演时,端公头戴面具,手拿丝刀、令千牌,表演驱鬼、降魔、除病、劝善、敬孝、忠君、报国、种植等内容。其表现形式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剪纸、雕刻之大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观赏性。“以歌舞事鬼神,演故事娱乡人”。

傩戏以班坛为单位组织活动。班坛(俗称班子),如何家班、李家班、张家班等。端公戏表演的程序是:第一幕请神,又作祭祀,祭祀祖先、神灵;第二幕:娱人,如唱戏、杂耍;第三幕送神,又作唱经,鸣锣。

傩戏出场地必设香案和供奉的傩神。傩戏班子,大凡信任某种神祇。演出前,要布置坛场,悬挂神图,而所供之神(坛神、傩神)则依剧种而异。傩愿戏供奉傩公、傩娘。据说,傩公、傩娘是兄妹二人,曾创造了人类,故视作人类繁衍兴盛的最高神祇供奉之。演出时,将傩公、傩娘之木雕神像供于案桌之上,先做法事请神,后演戏遂愿,整个活动都在神像前进行。

阳戏敬奉关羽为傩神,演出前必先祭关羽而后开戏。傩坛戏供奉儒、释、道三教祖师。有的傩坛是以供奉之神为坛名,如供奉越公元帅的叫赵公坛,供奉罗公元帅的叫罗公坛。至于赵公、罗公何人,说法不一。有人说赵公是《封神演义》中财神赵公明,有人说是隋代嘉州刺史赵昱。有的说罗公是罗通,有的说是罗成,他们都是受敬仰的英雄、功臣,故作坛神供奉。

各地傩戏演出习俗,既有共同之处,也因流传地域和民族习俗差异而各不相同。共同之处系指祭神后再作法事、演戏,并以法事仪式贯穿全过程。但在法事程序方面,各傩戏不尽相同。傩愿戏、傩坛戏均有正傩、耍傩之分。正傩,即按傩坛程序作法事请神,驱鬼逐疫,并杂以打保符、观花、降神、送花船之类说唱、歌舞及踩刀山、过钉山等巫术表演。耍傩(耍坛)则是纯粹的演剧活动,演出剧目的多少、演什么戏,要视法事时间的长短,或由主家点戏来决定。

流传在川东北一带的庆坛,有正坛和耍坛之分。正坛作法事,耍坛演灯戏,所以庆坛中有“一折坛,一折灯”的习惯。由于庆坛(傩愿戏和傩坛戏)均系请神还愿的喜庆活动,故只用于喜事而不用于丧事。再有,如果主家本身没有设坛而需庆坛时,则需从别家请来坛礅、坛枪、坛神、坛板才能开始庆坛,如若胡乱开坛,会被认为将招致不良的后果。

端公戏、师道戏与以上几种庆坛习俗不完全相同,它的主要任务是应主家追荐亡灵而设焰口做道场。由于道场有三天、七天、三七二十一天乃至七七四十九天之分,时间长短不一,枯燥的法事不能维持如此长的时间,因此除法事外,也要进行演出活动。不过端公班所演的戏是有选择的。除前述母逝、子亡、妻殒演出不同剧目外,若做大道场,要搬演《目连救母》,此戏可连演七七四十九天。主要作品有《方相舞》《十二神舞》《安安送米》《二郎撵孽龙》《杨家将》《二十四孝经》《目莲救母》等。

端公戏以家族或宗族方式传承,“班主”必须是直系亲属,实行“父传子,传男不传女,传单不传双”。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东北巫风傩俗
谈巫风傩俗,可能人们不能一下明白,但说祭师、端公、神婆,道场、设坛,做法事、请神、化水、杠神、驱鬼等,一下子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巫风傩俗存世久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