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巴中的统战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28日入川进占通江两河口。在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前,1930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根据王维舟的建议,成立了中共巴中中心县委,通过开展一系列统战工作,领导并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国民党苛捐杂税的学生运动、农民运动,反鸦片游行等革命斗争,并以吴瑞林为代表成为迎接红军第一人。特别是在人民解放战争阶段,我地下党组织广泛开展统一战线,为巴中和平解放事业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赵济刚
赵济刚

一、革命运动唤醒民众

1919年暴发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巴中传播五四精神,推动民主运动兴起的是赖虚实(巴中曾口人)。五四运动中,他是北大学生,且站在运动前列。1922年秋毕业回到巴中,后担任巴中中学校长,他以学校为阵地,大力宣传、积极推动爱国民主运动。

1923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的刘正东,回巴中担任第一高等小学校长。他与赖虚实一样,均满腔热忱鼓励青年学生坚定走革命道路。

巴中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苟寿南(巴中三江人),他1925年入党,在赖虚实于巴中传播五四精神时,回巴城建立了党的第一个秘密联络站。他依托在肖家巷开办的“活仁药房”,利用合法社会职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宣传党的宗旨,并在农运骨干中发展数人入党,有力助推了巴中革命运动的快速发展。

1930年9月下旬,中共四川省委于江震,在嘉陵江畔阆中城渡口的一条船上,向党员吕子谦、戚应元,团员吴瑞林,宣布中共巴中中心县委的成立,并明确了职责分工,随即分县分点建立联络站。此后,地下党组织为迎接红军入川发挥了接应配合作用。

在红四方面军和中共川陕省委、川陕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每解放一地,便及时在当地建立党政组织,动员人民群众,一面支援红军作战,一面进行各项建设,取得空前胜利。

1935年4月1日,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需要,红四方面军10万余人,撤离了战斗28个月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新的征程。

红军撤离巴中后,国民党组织的“清共委员会”“清共队”“清乡军”“还乡团”“侦缉队”“检查所”等各种反动力量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残酷迫害,犯下一桩桩惨无人道的罪行。虽然,巴中中心县委组织一时中断,但地下党员不畏艰险、团结战斗,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中共地下党组织及时在巴中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共南方局也在巴中建立秘密联络站,通过地下党组织有效保护、发动和开展统战工作。红军撤离后,苟寿南由重庆返回巴中重开药房,复燃革命火种。地下党员杨正武、温子白、李雪峰、张艺萍、温子德在重庆云阳暴动失败后,转移到巴中中学和笔山(今平昌县笔山镇)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上级党组织也及时安排开设了“巴中县利民碾米厂”等成为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同时成立中共通南巴工委。由此,地下党组织活跃在巴中城乡间,成为鼓舞和唤醒民众坚定信念,矢志奋斗的宣传队,得到广大革命人民的积极响应。

1938年,从巴中化成走出的国军中校军官,党的统战朋友赵济刚因与日军作战中负伤回到家乡。赵济刚在南岳游干班(国共合作所办)受训时,得益周恩来、叶剑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诲,思想进步,倾向革命。离队返乡时,又受其老师、挚友、国军少将肖中鼎(中共党员,时任万县专区保安副司令)指点,回乡办学育才。

因赵济刚从军前痛恨地方反动武装乱害无辜,为除匪患、办团练,他组建一营兵力,当了营长,尚有威望。为实现抱负,他与早年游学达县,系中共地下党员的罗之蒲、王叙伍、张公肃等进行思想交流且受之熏陶,并与时任仁和乡乡长、党的统战人士米崇坤数次商议,取得建乡办学的共识。因而呈书巴中县政府,建立新乡—化成乡,同时开办化成国民小学,获准。米由仁和乡调化成乡任乡长,并兼任化成国民小学校长。到1943年秋,化成小学已初具规模,学校声誉日起,群众信赖有加,入学人数大增,并为日后创办奇章私立中学打下基础。1946年春,奇章私立中学正式开学,赵济刚任校董事会董事长。党中央、南方局、川康特委先后从延安、重庆、成都等地派出王叙伍、李荫谷、王朴庵、郝谦、桂隆德、艾文、魏文引、陈玉藻等19名地下党员到校任教,并有3对党员夫妇不惧恐怖危险,携手育才,追求真理。从此,化成成了赵、米接纳共产党人兴乡办学、培育人才的摇篮,成为巴中地下党组织的大本营和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据点,也成为开展农运、进行“三抗”(抗丁、抗粮、抗捐)斗争的策源地

THE END
打赏
海报
新中国成立前巴中的统战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28日入川进占通江两河口。在红四方面军入川之前,1930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根据王维舟的建议,成立了中共巴中中心县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