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皮影戏史论

本文由巴中皮影戏的文化生态环境、巴中皮影戏简史、巴中皮影戏的特征、巴中皮影戏的重要价值四个部分组成,每章一页。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巴中建制始于东汉,北魏延昌三年(514)始置巴州(州治在今巴中市江北新区),宋太祖乾德四年至宋末的巴州属利州路(治今广元)兴元府(治今汉中),领化成、难江、恩阳、曾口、通江等五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置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巴州属四川省广元路。民国二年(1913),改巴州为巴中县,隶属四川北道(治今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四川分设四个行署,巴中属川北行署达县专区(治今达州)管辖。1993年7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从达县地区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县一并撤县建市(县级)。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建立巴中市(地级),以市管区县,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201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巴中市恩阳区。恩阳古称义阳,南朝梁高祖萧衍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和义阳县(郡领县)。隋开皇十八年(598)义阳县更名为恩阳县。民国初,置恩阳河乡,属巴中县管。现今巴中市下辖两区三县,即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本文所谓“巴中皮影戏”,即现今巴中市存在的活态皮影戏班及其表演活动。

一、巴中皮影戏的文化生态环境

巴州,古巴国地。巴中古代原住民为巴人,即賨人或叫板楯蛮。魏晋时期,南方獠人北上,引起巴地的巴人北迁和东徙。留居本地的巴人接受了汉族文化,通过民族融合,逐渐改变了生活方式,然而古风犹存。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九《山南西道》七《巴州》称其风俗“同峡州”。《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七《山南东道》六《峡州》风俗条曰:“楚之俗,剽悍巧猾。《管子》曰:‘水弱而清,其民轻果而好诈是也。士女事麻楮,不事蚕桑,男子刀耕火种,不知文学。其信巫鬼,重淫祀,与蜀同风。’”亦即是说,宋代巴中的风俗也同峡州一样,尚处于较落后阶段。其中“信巫鬼,重淫祀”的风俗,《宋史》也有相应的史料印证。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五十六《孝义列传·侯可》:“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宋代巴州化城县治今巴中市,管辖大约建市前的巴中县范围。尽管北宋仁宗时,中国传统影戏已在汴京(开封)演出三国故事,但此时的巴中还不具备这种民间戏剧生存的文化土壤,故历史文献也无记载,有的只是汉代的巴渝舞传说与民间流行的竹枝词(民歌)。唐诗里至今还能读到诸如“巴童声节渝儿舞”(唐·韩翃《送巴州杨使君》)、“巴女骑牛唱竹枝”(唐·于鹄《巴女谣》)的诗句。

明末,此地遭战乱之灾,原住民所剩无几。清乾嘉时人严如煜撰《三省山内风土杂识》曰:“川北川东风土,与汉南相近,自明以来,荆襄流民,即聚此数郡之间,明末遭张献忠杀戮之惨,遗民所存无几。承平既久,民多外省搬入,而湖广之人尤多,以其壤地相连,易于搬移也。”清道光刊《巴州志》卷一《风俗》:“国朝康熙雍正间,秦、楚、江右、闽、粤之民,著籍插占,各因其故俗以为俗,不必尽同。”湖广填四川,不仅使巴蜀之民来了个大换血,也带来巴中地区的移风易俗。

民国版《巴中县志》第二编《风俗》云:“巴中自清迄于民国,近三百年后先,风俗凡经三变,一为浑朴时代,一为文盛时代,一为进步时代。明末清初,吾巴经红羊浩劫(指张献忠剿四川)土著仅十之二;其来自楚者、粤者、闽者、赣者则十之八,名为客籍。于时人鲜业儒,不尚功利。农惟力穑,不重工商。男子务习劳动,妇女不饰铅华,衣无文绣,食鲜珍馐,居住不好雕斫,往来尤崇节俭,至冠婚丧祭,壹本定制,无敢逾越。故府志云:人安俭约,俗尚农桑,质直好义,有先民风。此为浑朴时代。亦越乾嘉,民物蕃庶,国家右文,人重科举,士竞帖括,父诏其子,兄勉其弟,虽至寒畯,亦趋于学,应试弥多,人才增盛。惟衣服饮食,渐尚豪奢;宫室舆马,日渐华侈;婚姻雅重门楣,丧葬多迷信风水;男耕女织,家世其业;老师宿儒,终身教授。此为文盛时代。近于光宣,欧风输入。士则竞趋科学,农则渐习蚕桑,工则各呈新奇,商则重售洋广,然间有外装其衣者,新餐其食者,洋式其居者。妇女则渐有向学,尚天足,惟兵燹屡经,人知好善,民力日竭,各重谋生。此为进步时代。”

清乾隆、嘉庆两朝,巴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盛。道光刊《巴中志》卷一《风俗》:“自教匪平定(指历时九年的川鄂陕白莲教起义被全部镇压)以来,荒山老林,尽行开垦,地无旷土,梯田层矗,弥望青葱,所虑旸雨不时,易于旱涸。秋成以后,倾囷出粜,邻境享其利而本境转少蓋藏,求所为三年之蓄者无有也。乡无钜富之户,而稍有田地者,亦能自食其力,非甚游惰,不至大困。”经济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文化娱乐亦由此滋生,在唐代竹枝词的基础上又绽放出新的花朵。道光《巴中志》卷一《风俗》还言:“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钲于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和,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有古秧歌之遗。夏芸亦如之。”这就是今天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薅草锣鼓”的前身。至于巴中的国家级非遗“巴山背二歌”,应被看作唐代竹枝词的流风余韵。民间传统皮影戏此时已在巴中四邻出现,诸如成都、绵阳、南充、阆中、南部等地都有皮影戏演出,北面相邻的陕南、汉中也有道情皮影戏存在。按理说,清乾嘉时代,巴中皮影应该出现了,遗憾的是迄今文献无征。新编《通江县志》记载:“清同治(1862—1874)前,县内流行小木偶,其间亦演大木偶。木偶戏白天演唱,皮影戏夜间演唱。”“清同治前”的时间,近则咸丰,远可上溯道光年间。另据巴中曾口肖德秋口述,他家演唱皮影戏的技艺已传六代。一代三十年,六代就是一百八十年,亦仅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巴中皮影戏出现的时间,较周围地区稍晚的原因,大概与巴中古代交通相对闭塞有关系。清道光《巴州志》卷二《铺递》:“巴州在万山之中,不当孔道,无驿站马匹。”清汪琬《巴州歌》:“巴水遥连蜀道长,猿哀落木两茫茫。剑门山势都如锷,莫怪行人易断肠。”古时巴中交通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另外,清嘉庆九年(1804),历时九年的川鄂陕白莲教起义平息。此后,出现了安定的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才得以继续发展,巴中皮影戏才有应运而生的可能。

(作者:江玉祥 来自《巴中文艺》)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皮影戏史论
本文由巴中皮影戏的文化生态环境、巴中皮影戏简史、巴中皮影戏的特征、巴中皮影戏的重要价值四个部分组成,每章一页。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