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平昌江口古城名小吃

江口古城商业发达,四方商贾云集其中。因其上与汉中,下与重庆通商开化较早,尤其在饮食方面较为考究,名特小吃远近闻名。如:

豆腐
豆腐

(一)王豆腐干

作坊在城西武官衙门下面,其制作之精细,烤制之技艺独步当时,无出其二:厚者厚如铜钱,薄者薄如纸张。有丝、有片;有麻辣味、平淡味、荔枝味,色、香、味俱佳。因此,王豆腐干之声名远播,古城居民外出探亲访友,必备此品以馈亲朋,得者如获珍馐(XIU),非至亲贵戚不与食也。若席上备有此肴,必炫于客前曰:“此乃江口之王豆腐干也”,由此可知其声誉已非一般商业传说了。可惜一九四四年作坊被大火所焚,后烤制豆干之王老头亦死,技艺因之失传。

(二)曾泡粑

作坊在原来“乡翁祠”之右街房内。曾氏制作之泡粑,系用本地香糯米,经过磨浆、搅打,发酵等数道工序蒸制而成。其白如雪,其味香甜而有韧性,用手卷成圆筒,放手即复原状,食之十分可口。其做工之精细,技艺之独特,远近闻名。邻近居民多以此作为早点,特别是老人小孩更喜食用,今市场所售,其质其量均不可比。

(三)熊蒸馍

为江口名小吃之一,作坊在原来“乡翁祠”下面,其原料系用上好精细面粉,经过发酵、杠压(千面与酵面强力结合)等工序蒸制而成,造型美观,色白如玉,一摸数十层,层层如干面不沾,食之香甜,滑润可口,虽放之数日,取而食之,其味如刚刚出笼。虽无保鲜技术而馍质数日不变,因而声名大噪,远近皆知,居民多以馈赠亲友,信誉颇高,四十年代末技师熊老先生逝后,即技艺失传,而今已无可做可售者。

(四)苟饼子

亦为当时有名食品,作坊在原来牟子清茶馆隔壁,原料亦为上好精细面粉,经过发酵,用平底铁锅(俗称鏊子)涂青油,防粘,将饼坯一面粘满芝麻放入鏊(ào)中,下用青杠炭烘烤,盖上用青杠柴燃烤,使厚的一面向上隆起,贴平锅一面清香而脆。食之极其可口,亦有甜味,麻辣味两种皆为佳品,放二至三天后烤热食之,其味不变。若在饼中夹以凉拌粉条或肉丝、素菜丝食之,更是别有风味。芝麻饼子炒腊肉,为川菜中一绝。苟死后,传艺于贾姓者。解放后贾饼子亦颇驰名,贾死后技艺失传,今市场已无所见了。

(五)秦汤圆

原来江口万寿宫前面石坝上,有一秦姓老叟,专卖汤圆,他的汤圆制作技艺与众不同。即将糯米浸泡数次以后,再晒干,加入少量饭米在石碓窝里用脚踏“啄锤”成粉,分批晒干,使用时将干粉置于圆形簸箕中,再将作好如指头大的“红糖芯子”,放在米粉内,不停摇滚,如筛米状,使米粉附在心子上越滚越大,最后形成汤圆,其技巧非他人所能,其质量非他品可代。秦叟的汤圆久煮而汤不浑,四季香甜可口,颇为众人喜爱食品,尤其是船筏两行工人,以其价廉实惠,更喜食之,每天供不应求,因而秦汤圆之名上播西安、汉中,下传岳池、广安。可惜昔年江口著名小吃,因秦老一死后加工方式已变,再无上品可与之比美者。

THE END
打赏
海报
民国平昌江口古城名小吃
江口古城商业发达,四方商贾云集其中。因其上与汉中,下与重庆通商开化较早,尤其在饮食方面较为考究,名特小吃远近闻名。如: 豆腐 (一)王豆腐干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