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南江县清代墓碑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摘要]南江县现存清代墓碑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造精美,但多散见于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之中。作为地方文化遗产,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旧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颇具研究及保护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的家谱、墓碑照片、采访录音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南江县清代墓碑的历史文献价值、文化价值进行探究,以期对南江县乃至川东北清墓的保护有所助益。

[关键词]:清代墓碑;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民族众多。为感激、缅怀先祖繁衍种族、缔造中华文明的不世之功,后世子孙多为祖先树碑立传,希望其能护佑家族瓜瓞连绵、世代昌盛。对于殡葬亲人,巴蜀俗语有“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倒”之类的说法,若遇战乱、迁徙,岁月变迁,后人更不知源流何处。于是,人们便想出种种办法,如通过插竹签、写“铭旌”等方式(1),试图标志祖先的茔冢,以便于祭祀。但是,这些方式很容易被破坏乃至湮没,故此,易于记录且不易被破坏的“石碑刻铭”应运而生,并代代相传,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墓碑便留存于家族历史的长河中。

一、南江县清代墓碑概况

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的米仓山南麓,在清代,其属于保宁府南江县;旧时,境内有米仓道(2)与外界相连,这一线路也是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等重要的移民通道。移民因素加上时而出现的社会动荡,使得该地百姓有了修碑的动机。南江县盛产青石,用之做碑碣不易风化,且保存良久,为修碑建坊提供了条件。

清代,南江县及其周边地区修碑之风盛行,逐渐形成了形制各异的墓碑,既有精美绝伦的“桃源九洞”“桃源五洞”“桃源三洞”,也有平凡素雅的“和尚头”。无论哪种样式的墓碑,都承载着特殊的情感,表达了后代对祖先的追思。据我们调查到的南江县侯家乡石寨村夏氏墓群、下两镇帽坝村赵氏墓群、大河镇观音井村刘氏墓群、大河镇石庙村喻氏墓群、红光镇白庙村杨氏墓群、双桂乡长梁村石氏墓群等家族墓碑材料,可将其形制分为“桃源九洞(3)”“桃源五洞”“桃源三洞”“状元头(4)”“和尚头(5)”“二升冠(6)”“轿子碑(7)”等类别。(见图1)

根据实地调查得知,该地乾隆时期的墓碑在形制与规模上,都与嘉庆以后的墓碑形成了鲜明对比。(见表1)

由表1可知,南江县现存清代墓碑,乾隆年间以“轿子碑”“二升冠”居多,而在嘉庆、道光年间,则出现了诸多“桃源五洞”“桃源三洞”等大型牌楼式墓碑建筑,其建制十分豪华,有的甚至高达6米。“和尚头”“状元头”之类规格较小,为集雕刻、碑文于一身的实用型墓碑,呈现“大众化”的趋势。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南江县清墓,乾隆至道光年间数量较多;咸丰、同治年间减少;光绪时又出现回升态势。南江县清代墓碑的时间分布,或多或少印证了“乾嘉盛世”的历史,而道光年间数量最多,也许反映了山区经济的延后性。

二、南江县清代墓碑的价值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从不同方面反映着先民不同时代的历史,应当加以保护及深入研究。作为民间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南江县清代墓碑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首先,墓碑建筑、雕刻艺术都真实地反映出南江县民众的信仰习俗,是研究其民间习俗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次,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所反映的内容,从生活到礼法,从民间工匠雕刻手法到石刻艺术,都是研究该地民间艺术发展的珍贵实物依据,也是不可多得的清代民间艺术史料。另外,碑文的记录虽不如地方史文献荦荦大端,但为卷峡浩繁的地方史文献所不载的南江县众多清代墓碑碑文,反映出不少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如,其所反映的墓主人生平和社会活动简况等,既可与地方史印证,又可补地方史之漏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它对研究南江县地方文化,乃至巴蜀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

(一)南江县墓碑的历史文献价值

南江县清墓多散布于荒野山林,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历史价值。绵亘上百年的墓碑真实地记载了乾隆以来各时期该地重要的历史人物生平,是一座座内容丰富、价值宝贵的地方史料档案馆。

1.墓碑碑序溯源历史

南江县多清代墓碑,从中或多或少可以窥见清代人们的家族观念。该地大多数家族始祖在明末清初陆续迁入四川,经长途跋涉,定居南江县,待置产兴业、家族兴旺发达后,或想到百年归山后子孙如何纪念,或感念先祖创业之功,故树碑立传。其碑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即追根溯源、厘清世系。如,南江县侯家乡长梁村石氏祠堂碑文《石氏宗祠序》就记载了其祖先屡次迁徙发展的情况:今考之姓氏族谱,石氏姬姓也,自卫之公孙骀仲始,易为石姓,生碏公,以忠纯大义事卫庄,历周、汉、唐、宋,代有伟人。迄大明,祖籍江西,迁湖广以至四川,有上品之子联禹,同子明兴来居观子山。于崇祯七年,明兴公避献贼乱,逃向汉南水星寨,育子有业。迨清时,一人复还故地,务以耕读传家。又如,南江县红光镇青山村张公仪碑文:

张公讳公仪老大人,程公之次子,琼公之孙也。先祖两池公,由湖广麻城孝感乡入陕而川,插居邑之张家碥,科第宏开,功名显达,故缙绅族也。历八世,而献贼乱蜀,琼公携家以逃故土。

再如,南江县下两镇帽坝村赵应选碑文:
传闻胡人作乱,避居山东兖州数世,而至明始祖,授金堂县县令,后继祖由贡士而授广邑教谕,置业高城堡之德山。及清朝定鼎,我始祖应选,复迁长池帽子坝。

以下为墓碑所载南江县部分家族入川情况。
(见表2)

据上述记载以及表2可知,当时南江县的移民来源甚广,以“两湖”地区为主。从入川时间看,自明初就有移民迁入南江县的情况。由此可见,散落于山林田间的碑文,构成了该地相关的明清移民历史,并为后继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墓碑反映出的民众思想

作为无声语言的石刻文献,应是后人追述前代史实的依据。南江县清代墓碑所刻碑文及图像,无疑是今天研究南江县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首先,从政治思想上看,我们所调查的清代墓碑碑版中央,几乎无一例外地刻上“皇清(或大清)例赠(或应封、拟赠、待赠、待诰)乾坤合德(或冰清玉洁)×公讳××老大人(或老孺人)一位(或二位、三位)之墓志”等字样(见图2)。

由此可知,已赠或待赠之人及其后代都期望其德行得到朝廷认可,并成为世人的垂范。由此也反映出,当时的请旌制度风行一时,能够获得皇帝的圣旨旌表,对获旌本人及其家族亦是莫大荣幸;同时,也显示出一方社会的安宁,地方官员治理有绩,社会风气纯化,民风淳厚。

其次,从田产等农村经济观念上看,南江县关门乡石庙村喻关武墓碑碑文明确地记载了其土地财产情况:“道光癸未年始(1823)受分父业大竹园田地一分”,而在落款“咸丰十一年(1861)岁次辛酉仲夏月望五日”时止,38年间,墓主喻关武新增田产15分。田产分散,其中最远的达“巴州上在城陈柏山”(见图3)。而且,墓主喻关武生前积累土地,死后将土地情况刻于墓碑上,也反映出人们对土地的重视。可以说,土地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体现人生价值的载体。通过积累更多的土地,不仅在物质上充实了家族的财力,更作为一种精神榜样以教育后代。这种形式也表达了农耕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眷念,生前在土地上耕作,死后与土地共眠。

第三,教育观念上看,许多墓碑虽碑板面积有限,但获得科举功名的子孙以及亲朋好友均会在其名字前面刻上“进士”“国学”“生员”“监员”“贡生”“庠生”等字样,以显示家族对获得功名者的重视。这一方面衬托出墓主人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旨在宣示后来者。有的墓碑匾额上则大书“翰苑蜚声”“品端学正”等字样(见图4-5),也无不是科举致仕观念的体现。

此外,这种重“仕第功名”的传统观念除通过墓碑碑文表现外,还通过雕刻纹饰的主题来表达。在南江县调查的众多墓碑上,无不有精细的雕刻,内容多以戏曲故事为主,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各种类型,但公案、战争、官场情节等是最常见的主题,如郭子仪“卸甲封王”(见图6)。这固然与当时巴蜀地区戏曲文化的繁荣有关,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人们对后世子孙出将入相的渴望,既是情感上的寄托,也是传统价值观念的物象表达。

(二)南江县墓碑的文化价值

独具特色的清墓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书籍、口传等形式相比,其精美的雕刻更能直观地反映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对当时的民众而言,建碑立坊是对墓主一生行为最大的肯定,树碑立传、名垂后世是许多人临终时最后的追求。对整个社会而言,墓碑是道德规范的活教材,也是彼时彼地宣扬文化思想的阵地,往往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方向。

墓碑是古代礼制和民俗的物化。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实体,它通过大小高低、石质造型、纹饰图案、制作工艺的不同,以及书碑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尊卑,形象地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差异和不同的礼仪制度、殡葬习俗。同时,墓碑通过所刻的碑文也展示出古代社会的家庭结构、社会关系、家系世系和道德、是非、功过衡量评判标准。此外,通过大量人物、动物、植物等雕刻绘画,墓碑也生动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古代社会风俗和人民生活场景,如婚俗、渔樵耕读图等(见图7-8)。可以说,墓碑是后代了解前人社会的礼仪制度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实物参考。

三、结语

墓碑艺术或体现于其碑文中,或体现于雕刻的戏剧图案中,或体现于墓碑相关的传说故事中。绝大部分墓碑碑文,既有楹联,也有诗歌;既有词,也有颂;既有韵文,也有散文(见图9)。其或引用典故,或直接叙事;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学样式和手段。对此部分内容加以研究,可以将南江县清代墓碑的研究引向更深入。古今中外的墓碑石刻,如金字塔、帝王谷、摩索拉斯陵墓、泰姬陵、秦王陵等,都集中反映了不同区、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生死伦理观念。但是,王侯将相毕竟不是历史的全部,更多的则是市井之臣、布衣百姓。尊崇先祖、秉承传统的南江县人民将族群历史诉诸神话传说、戏曲舞蹈,更雕琢于墓碑上。通过对当地部分家族墓碑的调查研究,可窥见当时南江县的风土人情、地域特征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站在这些精心雕琢、技艺精湛的墓碑前,拜读朴厚古茂的诗词楹联、人物故事,慎终追远,不能不慨叹昔日先祖的勤劳智慧。今天的南江县乡野中,不仅有至今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活在墓碑、族谱、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上的历史。南江县清代墓碑是南江县历史的“活化石”,是研究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礼失求诸野”。

近年来,随着“新史学”观念提出,不少专家学者将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部分。因此,关注下层民众的“底层叙事”,会使历史研究更趋“全”与“真”,而在此观念指导下,墓碑文化等“乡土文本”理应受到大力关注。

[注释]

(1)在死者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葬期,称为“铭旌”或“明旌”

(2)米仓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汉中市南,循汉水支流冷水河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地区,因经过米仓山得名,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要道.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分三路入四川,一路即经此道.(夏征农,陈致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9:1565)

(3)据李敬林(男,70岁,南江县红光乡石庙村老碑匠)讲,“桃源”出自“桃花源故事”,即希望通过碑的门洞能够进入极乐世界.“桃源”承载着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梦想.代表着一种优美、闲适、轻松、自在的生活情调,寄托着农耕民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杰地灵、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封建社会一般老百姓修碑最大只能建桃源三洞,且高度不能高过当地县衙门.桃源九洞、五洞少见,因为“九五至尊”老百姓受不起.而我们所调查到的南江县清代墓碑中有不少桃源五洞,桃源九洞仅一例,此中关系待进一步考证.

(4)“状元头”因碑帽形似状元帽而得名,寓意墓主后世子孙个个中状元.中国古代社会,从庶民百姓到达官显贵多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

(5)与“状元头”相比,“和尚头”少了碑帽周围类似花边的装饰物,光秃秃的似“和尚之头”,故称为“和尚头”.由于“和尚头”造型简单,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当地较常见.一般情况下,男碑为“状元头”,女碑为“和尚头”

(6)“升冠”谐音“升官”“升官发财”之意,寓意“步步高升”.可见当地人们对官职向往之情.

(7)“轿子碑”碑帽四角向上翘起,形似轿子,故名.

[参考文献] [1]孙晓芬.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2]金其桢.中国碑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3]黄尚军,等.巴蜀牌坊铭文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

[4]黄尚军,等.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

[5]卢蓉.中国墓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冯尔康.清代宗族祖坟述略[J].安徽史学,2009(1):60-75.

作者:杨杰 黄尚军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4期

THE END
打赏
海报
论四川南江县清代墓碑的研究与保护价值
[摘要]南江县现存清代墓碑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建造精美,但多散见于穷乡僻壤、深山老林之中。作为地方文化遗产,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旧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