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的文明进程

巴文化在巴中留下诸多的遗迹,展示了巴文化的文明进程。新石器时期的擂鼓寨遗址、断渠遗址、阳八台遗址、月亮湾遗址。秦汉时期的米仓道、官仓坪、寒溪河栈道、牟阳城、安辑寨(得汉城)。唐宋时期的巴中石窟、平梁城、小宁城。明清时期的白衣古镇、恩阳古镇、毛浴古镇、梨园坝、凌云塔。近代的回风亭等。

1.新石器时期

(1)擂鼓寨遗址

该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通江县春在乡擂鼓寨,距今5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分布在擂鼓寨北面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带,分东区和西南区,总面积约8697平方米,文化层深3米,分9层,出土石器、陶器20685件(片)。

擂鼓寨遗址全貌
擂鼓寨遗址全貌

(2)断渠遗址

该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江县城郊来龙山,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6300平方米,发现磨制石器砺石场和磨制石斧、石锄等。

(3)阳八台遗址

阳八台遗址
阳八台遗址

该遗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江县碾盘乡来龙山东段南坡山顶,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7150平方米,出土有陶制石器、刻画纹、绳纹等灰陶、红陶陶片等。

(4)月亮湾遗址。

月亮湾遗址全貌
月亮湾遗址全貌

该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恩阳区渔溪镇酒店场附近,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分布在方池垭半山坡农耕台地内,面积约27000平方米,发现了红烧土文化层,出土磨制石斧、砍砸石器、陶片等。

2.秦汉时期

(1)米仓道

北起陕西南郑,经四川南江到巴中,全长约250公里,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该古道始于秦末,兴于汉,纵贯秦巴山区,北上三秦,下通巴渝,为中原与西南地区之间的重要政治、军事、商旅、文化通道,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官仓坪

官仓坪遗迹
官仓坪遗迹

又名巴峪关,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江县光雾山铁炉坝村,是米仓道汉中经小坝至大坝的必经之地,为历代官方屯兵管理古道、对过往行人收税的重要关隘。

(3)寒溪河栈道

分布于米仓道汉中经庙坝、桃园、上两至南江的古道路区域内,在寒溪河与焦家河汇流段长约200米、宽17米的河床上,残留4座桥梁桩孔。栈道孔的发现为米仓道起始时间、走向、道路性质和各个时代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传说萧何月下追韩信至此,留下了"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的千古绝唱。

(4)牟阳城

位于南江县米仓山大坝牟家山之南,始于商周,兴于汉代,自古为商旅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传说韩信在此练兵,张鲁在此囤积军粮,诸葛亮在此大筑城池,白莲教在此起义。

(5)安辑寨。

又称得汉城,位于通江县永安镇得汉城村,四面峭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城上中高四面平衍,呈椭圆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2250米,上设城郭,有东、南、北三门,城门城墙保存较好。据说,汉高祖定三秦之时曾在此屯粮,为南宋抗蒙、红四方面军战略基地。

3.唐宋时期

(1)巴中石窟。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千佛崖摩崖造像,以南龛和水宁寺摩崖造像最有代表性,有显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内容丰富,造型精美,色彩鲜艳,保存完好,被誉为“巴中石窟,国之瑰宝;盛唐彩雕,全国第一”。

(2)平梁城

位于巴州区平梁乡平梁山山顶,分布范围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800米,为南宋淳祐时期(1251年)修筑,是著名的南宋抗蒙遗址,1262年被蒙古军攻陷。平梁城三面为绝壁,现存城墙约2000米。

(3)小宁城

位于平昌县江口镇小宁城山,修筑于宋淳祐时期(1245年),东、西、北三面临荔枝河,东西长约920米,南北宽780米,东、西、北门城墙保存较好,与重庆合川钓鱼城同为重要的南宋抗蒙遗址。

4.明清时期

(1)白衣古镇

位于平昌县白衣镇,该古镇始建于秦汉时期,是古柳州遗址和梁代万云郡、隋永康县等治所所在地。现存古镇修建于清甲申年(1884年),有规模宏大、气象非凡的三宫六庙和庞大的吴氏官邸、家祠等,雄伟豪华的孝节牌坊与魁星点斗浑然一体,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建筑群。

(2)恩阳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是著名的水陆码头和商旅之地,位于巴中市恩阳区恩阳镇。该古镇南北朝时期置郡,古称“义阳”,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设郡、县时间长达800余年。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主要为明清时代所建,是川东北民居的重要代表。

(3)毛浴古镇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军训词、红军精神的诞生地。原名毛浴寨,旧名龙舌镇,位于通江县东北部毛浴乡大通江河与园池河交汇的三角洲上,扼水陆交通要冲,曾为军事重镇和重要的水陆码头。古镇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和砖木穿斗结构,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很有代表性。

(4)梨园坝

位于通江县泥溪乡梨园坝村,建筑类型多样,工艺及传统民居样式独特丰富,农耕文化符号齐全,整体民俗面貌颇具特色,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错落别致,规模庞大,气势恢宏,雕刻精美,是巴中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

(5)凌云塔

位于巴中市城郊东角塔子山顶,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八边形塔身,砖石结构,十三层,阁式,八角攒尖顶,由地基、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通高43.33米,层层上收,塔内石梯为螺旋式,供有佛、道及民间之神。该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保存完好。

5.近现代时期

(1)回风亭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巴中市回风街道,始建于1926年,铜柜式八边形亭身,砖石木混结构,仿哥特式建筑。共5层,层层上收,通高25米。该亭是市内保存较好的近代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亭阁式建筑。

(2)巴山新居。近年来,为改变人居环境,建改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实施巴山新居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一批具有川东北民居风格、现代化的巴山新居拔地而起,圆着与全省实现同步小康的梦。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文化的文明进程
巴文化在巴中留下诸多的遗迹,展示了巴文化的文明进程。新石器时期的擂鼓寨遗址、断渠遗址、阳八台遗址、月亮湾遗址。秦汉时期的米仓道、官仓坪、寒溪河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