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英国连枪与孙玉书的一生

老房子刺客受命 唐家坪甫仁丧生

“张老陕”可算是女中豪杰,自她丈夫孙玉书死后,她孤身一人,去通江(当时孙家山属通江县管),下绥定(达县),上成都喊冤告状:可是当时,国民党政时正处于抗战艰难时期,官府也知孙玉书生前劣迹,对张的控告,不了了之。张在投诉无门的情况下,毅然决定重金聘请刺客,刺杀孙氏弟兄。她物色了大河口无业游民郑光霞和杨先碧,这二人均是刘汉成手下的土匪,且贪钱成性,只认钱不认人,只要谁给他钱,啥子坏事都干得出来。“张老陕”将这郑、杨二人,请到她的住处孙家老房子,每日盛情款待,许以两千元大洋,纵不能全杀孙氏兄弟,杀其一者,特别是孙甫仁即可,并顶付大洋一千元,事成之后,再付下欠之款,并交给郑、杨二马驹(步枪,系孙玉书从部队带回)各一支,子弹五十发。孙氏弟兄,因杀了孙玉书后,已外出“避豪”(即躲藏),行踪难觅,郑、杨二人,一时也难以下手:为此,“张老陕”采取欲擒故纵之法,放出流言“孙玉书之死,是罪有应得,冤家宜解不宜结,过去的事情就算了”等等,来麻痹孙氏弟兄。通过数年观察,“张老陕”果然未见行动,但孙氏兄弟决不排除“张老陕”会善自罢休得可能性。

于是兄弟俩新行分居。孙甫仁在唐家坪(兴马乡)居住,孙礼仁仍住孙家山,但为防万一,随时随地枪不离身,必要时进行自卫。

孙氏弟兄的行踪,早被郑、杨二人侦探得很清楚了。在征得“张老陕”的同意后,他们擒贼先擒王,把杀害孙甫仁作为也们的主要目标。

1947年9月(农历八月),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孙甫仁正在屋侧边晒坝里翻晒新收获回家的稻谷。神不知鬼不觉地,郑光霞和杨先碧身披大衣,内藏锯了枪托的二马驹步枪,从孙的晒坝两头,窜到孙甫仁的面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孙的前胸和后背,待孙还未取下随身带的英国连枪时,接连两声枪响,孙即当场毙命:郑光霞从孙的手中夺下了这支英国连枪,扬长而去了。

郑光霞坪河毙命 英国连枪重归原主

郑、杨二人,打死了孙甫仁之后,领取了“张老陕”给他们的酬余,杨先碧蓄意改邪归正,在大河口街上,开了一家大烟馆(建国划为游民,57年病死)。可是郑光霞仍然恶性不改,带上从孙甫仁身上得来的这支英国连枪,参加郑鼎(建国后被枪决)的大股土匪,在巴中的官渡、南江的坪河等地,打家劫舍,抢劫来往客商,无恶不作。

建国后,我党和政府一再重申凡是敌特土匪应向我政府“自首投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土匪郑光霞,不但不向我政府投案自首,反而携带武器,于1949年冬,逃到坪河,投靠了大土匪陈廷煌。1950年2月,当我剿匪部队,围剿陈廷煌匪部时,郑光霞拒不投降,仍然负隅顽抗,在激战中,郑被我解放军击毙。解放军清扫战场时,从郑光霞死尸上,拔下了这支英国连枪。这支失散了18年的英国连枪,又终于物归原主了。

(张天华)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一支英国连枪与孙玉书的一生
这是我父亲生前给我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我父亲张正斗是大河区苏维埃贫民合作社社长,深知整个详情。现在我父亲虽已作古,可是这起英国连枪的冤冤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