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澌岸乡历史
据考,澌岸场原地址在岳家坝下碾子梁,距今场址半里处,清顺治年问,一次发生大火,全场被烧为灰尽。事后,当地富户苏元亮(又名真亭)、赵文林商议,由苏家出钱在赵家土地上建了一座庙 …
阅读更多据考,澌岸场原地址在岳家坝下碾子梁,距今场址半里处,清顺治年问,一次发生大火,全场被烧为灰尽。事后,当地富户苏元亮(又名真亭)、赵文林商议,由苏家出钱在赵家土地上建了一座庙 …
阅读更多“澌岸沱”:考其名称,由场街所临河段河道弯曲,流水盘旋嘶鸣而得。 巴河(江)自西北来,下“绞滩”、经“哗头嘴”抵场岸下;、再绕“广坝嘴”出“回晌滩”折向东南。其间河面平坦开阔,河底低陷 …
阅读更多白玉桥,在回澜桥东南约一公里处,位于恩阳区登科街道办事处白玉村境内的鹿溪河下游。登科街道办事处白玉村与石马村沟谷间。东西走向,东西桥头连接米仓道。清刘春恒《白玉桥碑记》载 …
阅读更多回澜桥,跨鹿溪河,故又名鹿溪桥、古溪桥(“鹿”“古”乃一音之转、当地人读音之变),位于巴中市恩阳区登科街道办事处古溪村境内。桥毁。清乾隆年间知州劝捐建。米仓道曾通阆中要道,元 …
阅读更多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 王勃) 永安桥即柳津桥(是不是一个桥,值得商榷,详见评 …
阅读更多文峰乡,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农村集市。距乡治里许,有一山梁,梁上一塔,皆以文峰名。 清同治十二年(1873)建树于今文峰村一组境的吴士达墓碑,廪膳生李元太题诗,有云“燕亭耸翠高无级 …
阅读更多清末以来,巴中一带发生的严重灾害,州、县志书有载,民间传闻亦多。 清穆宗同治七年(1868年)五月,南江、巴中连降暴雨,巴河水涨,洪水由东门入巴州城,城外居民房屋如洗,沿河淹没 …
阅读更多建国初期,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和土匪活动猖獗。1950年在巴中县就先后发生过四次匪患: 一次是3月3日玉山乡解委会乡警队长彭彬,勾结龙背场匪首王海清里应外合,抢走乡警队枪支86支,子弹 …
阅读更多巴中于1949年12月22日成立解委会,主任是何静修。1950年1月19日成立中共巴中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第一任书记乡兼县长王富源。 通江于1949年12月27日成立解委会,主任是刘黎平。1950年1月 …
阅读更多20世纪初期,巴中中学校长赖虚室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与苟寿南在政治上志同道合。赖校长将苟寿南聘为巴中中学的体育教师,共同策划反对军阀的斗争。 一是砸烂“禁烟查缉局”,赶走了军阀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