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名字的来历
巴中东汉时名汉昌。西晋永兴年间(304年一401年)和南北朝宋、齐年间(420年一502年)叫汉兴。北魏时叫巴州、梁广。隋炀帝时叫清化。唐初复称巴州。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巴县,后复 …
阅读更多巴中东汉时名汉昌。西晋永兴年间(304年一401年)和南北朝宋、齐年间(420年一502年)叫汉兴。北魏时叫巴州、梁广。隋炀帝时叫清化。唐初复称巴州。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巴县,后复 …
阅读更多平昌原名江口,巴河上游通江、南江两江的汇口,故名为江口。为什么又叫平昌?因为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置平州县,因流人平昌的通江河原名平州河,故以水为名;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 …
阅读更多苟朝九率领的义军刚被镇压,官军内部接二连三发生兵变,急得德楞泰四处调兵遣将。其中震动最大,影响最宽的为宁陕兵变。 嘉庆九年七月初六日,宁陕左右二营新兵因克扣粮饷,于半夜由旧 …
阅读更多选举,一般说来是运用民主方式“选贤与能”把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选拔出来,肩负国家的重任。贤即是“德”、能即是“才”,同当前用人要求德才兼备的含义大体相同,但也不是固定的,是随国家的 …
阅读更多自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巴州起,巴城便是现在的巴中城了。巴城的由来,其“巴”字,除了与巴山巴水属古巴国的辖地以及与古巴州建置有关外,在巴中民间还有一种神奇的传说。 人们说,先 …
阅读更多在南江县城南岸,有一座公山,山形像个“公”字;公山下南江河的一段江水曲折,组成5个“几”字,绕南江城而过,故叫公山几水。 《蜀水经》土说:“巴江水流如几字,南岸有公山,亦名白鹿山, …
阅读更多源出米仓山南,经南江县人巴中到平昌的河段叫南江,也叫南江河,古称“难江”。 为什么叫难江?因为这条河的上游,均在南江的崇山峻岭之间,河床高低落差大,滩多滩陡,曲曲折折,河水易 …
阅读更多通江也叫通河。宕河、诺水河汇通江城,下流至平昌段叫通江。中国古时陆路交通落后,水上交通盛行,古时的城市、集镇大都依水而兴,就是因为水上有舟样之利的缘故。 通江山地广阔,古时 …
阅读更多王平阶,乃文秀才王廷相之长子,又名王占泰,平阶是其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人。一九一四年毕业于著名的保定军校。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所正规陆军军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陆军的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