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入巴中后的土地革命
红四方面军占领通(江)、南(江)、巴(中)后,随即开展了土地革命,解决人民关心的根本问题。红军入川前,通(江)、南(江)、巴(中)农村,占人口约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80%以上的土地;占人 …
阅读更多红四方面军占领通(江)、南(江)、巴(中)后,随即开展了土地革命,解决人民关心的根本问题。红军入川前,通(江)、南(江)、巴(中)农村,占人口约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80%以上的土地;占人 …
阅读更多巴中的川剧,是巴中民众主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巴中民众自古喜文好乐,川剧活动绵延不断。特别是1949 年以后,巴中的专业川剧团和业余川剧团常年坚持演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 …
阅读更多来源:巴中日报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 …
阅读更多一九三五年红四方面军于除夕撤离通江后,国民党通江县政府五月便从仪陇迁回通江城原址。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一九三六年又奉令实行分区设署,编组保甲,清查户口,颁发腰牌、门牌。 …
阅读更多文昌村所处地区古属大殊宫,解放前属文昌宫,据传公元300年左右,张献忠剿四川后,田地荒芜,后胡广填川,迁住文殊宫,开垦荒芜,有岳氏、王氏、林氏先祖分居该地,由于三氏先祖在清朝 …
阅读更多过去叫"西藏(Zang)沟"。一种传说:过去我们村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在西藏某个地方做事,他观察那个地方的地形与我们村的地形非常相似,他回家后,就把我们沟取名为"西藏沟";另一种说法:我们村三面环山,东边开口,陌生人远处看不见,走近才发现原来这里有这么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地方,人们就取名为"西藏(Can…
阅读更多“好个太平府,银子二万五……”这句话来源于民谣,要说追根溯源还得从头叙来。 (一)太平古庙 太平府原古刹也,原无“府”之称谓。据考证,古庙已有500年余年之历程。最初建于1510年(前明 …
阅读更多清花的由来:明代时(清花村的罗家坝)建有一郡、清花郡,此名是以山水、河流形象而定名的。 “清花”这里有一河一沟,以四季河水长流定为“清”,而从山上到河边有一条大沟,常年山水顺河 …
阅读更多据史料印证,自殷商、秦汉以来,本村就有人类居住。有古山坪宋墓群、顺龙庵遗址碑记为证。但经历年灾荒和瘟疫,本村已成无人区。清康熙年间,从湖广移民入川,本村居民均从湖北迁移而 …
阅读更多关路,在高祖武德元年至正德末年因地形所就,场头、场尾、小街子有三块巨石封锁了住出道的口子而得名关路口。 清初因巴中到汉中、通江到南江、客商往来必经渡口而更名官渡。 清末关路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