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遗风及消亡
巴中世代流传着巴人、巴族、巴国的遗风遗俗。建国前,在山重水复、沟壑纵横的通(江)、南(江)、巴(州)、平(昌)一带的农村,黄昏时候山垭路口处便响起了“嘟哦——嘟哦”的声音,这 …
阅读更多巴中世代流传着巴人、巴族、巴国的遗风遗俗。建国前,在山重水复、沟壑纵横的通(江)、南(江)、巴(州)、平(昌)一带的农村,黄昏时候山垭路口处便响起了“嘟哦——嘟哦”的声音,这 …
阅读更多川陕苏区的创建路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十二大苏区中别具一格。它不是在当地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的基础上,由当地党组织领导创建的苏区,而是由于中国工农红军 …
阅读更多这是岳文秀老大娘的一段亲身经历。1932年冬月,红四方面军73师218团九连,从通江的平溪坝,直驱南江的官禄口,被敌王耀祖部截击,围困在无粮无水的马儿寨。通江县第五区(属南江县大河 …
阅读更多我出生在四川省南江县赶场区(现赶场镇)石方台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八岁时祖父母双亡,只留下一个破顶罐和几块银元的欠帐。母亲生下我们姐妹四人,靠吃红苕洋芋和野菜树皮过日子,哥 …
阅读更多一、天长地久,永不变心 万敬修在狱中(重庆“反省院”),他和我住的牢房,正好对面,中间只隔大约两公尺的过道。白天“放风”,牢房门开着,可以随便往来,晚上各回牢房,“收风”锁 …
阅读更多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60军181师和第61军183师各一部,在解放大西南的乘胜进军中进抵南江,从12月19日到25日,在南江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仅用六天时间,击渍了敌薛 …
阅读更多在巴中市恩阳区九镇螺蛳石村的大田湾,有一座红军墓。墓前一块石碑,黑底白字,庄严肃穆。碑顶刻“五角星”一枚及“永垂不朽”四字,中间刻“红军烈士一位之墓”,两边刻有毛泽东主席题词:“ …
阅读更多兰草金钱棍的起源要追溯到三四百年以前。金钱棍又称连厢棍、花棍、钱夹子等,是一种摇击体鸣乐器,其名得来于表演者使用的道具是用铜钱和竹构造。钱棍由三尺五寸长的竹棍穿上28颗麻钱 …
阅读更多民国“防区制”下的四川,群魔乱舞,战火纷飞,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刘湘、杨森、邓锡侯、刘存厚、刘文辉、刘成勋、田颂尧、罗泽洲、李家钰、赖心辉等大小军阀分设防区,占地为王,各自为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