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巴州通判宗泽与南龛《古楠赋并叙》
宗泽(1060—1128年),宋抗金名将,字汝霖,婺州(今浙江)义乌人。元祐进士。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判巴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今河北邯郸),招募义勇抗击金兵。康王 …
阅读更多宗泽(1060—1128年),宋抗金名将,字汝霖,婺州(今浙江)义乌人。元祐进士。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判巴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今河北邯郸),招募义勇抗击金兵。康王 …
阅读更多一、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的关系 米仓关系米仓道米仓山著名关隘。 “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是三个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的称谓:米仓道因跨越米仓山,故名;米仓山因米仓道跨越,故名 …
阅读更多牌坊可称“牌楼”,是一种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物,人们又根据其外形轮廓称其为框架建筑与门架式建筑。周代时牌坊的雏形样式是左右两根柱子架着一根横梁,被人们称为“横门”。中国古建筑研 …
阅读更多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巴州中在城乡二甲恩阳河新场,居民修建育才书院打地基时,无意中挖掘出一块石碑,发现碑面上有隐隐约约的字痕。出于好奇,施工人员擦拭掉碑上的泥土,用水洗 …
阅读更多在汉中留坝有“萧何追韩信处”石碑,而巴中南江的“截贤岭”据说也是“追韩信处”,韩信当年到底是向哪个方向逃走的?传说有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我们看一下陈显远先生的考证。 一、 …
阅读更多在巴中,听得比较多的故事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当年萧何月下截住韩信的地方就叫“截贤岭”(或留贤岭),称该山为韩山,呼其下的小溪为韩溪。唐代还在截贤岭立下石碑以昭示后世( …
阅读更多通江古道犹以汉中到壁州的汉壁道、洋州到壁州的洋壁道、荔枝道等最为著名。遗存的几处古道,如红花溪古道、梨树垭古道、阎王碥栈道等,从形制、长度来看,非一隅之力能完成,应是政府 …
阅读更多背二哥、商旅是古道上的主流。他们常年在道上走,走出了经验,几时出发、几时歇脚,在哪打幺台、在哪投宿,心里了然。 每次出去的人数要根据货物的多少而定,一般要十人以上才出行。人 …
阅读更多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玉环嗜新鲜荔枝的爱好,建起一条运送荔枝的通道“荔枝道”。通江的龙凤、洪口、澌波等乡镇就位于驿道上。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