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璧山森林公园之“壁山寺”的来历
壁山寺因壁山得名。 壁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称,以“其山削绝如壁”而得名。《(道光)通江县志》载,“壁山亦名翠屏山,或曰秋锦山”。壁州亦因壁山得名,建于唐代武德初年,辖诺水 …
阅读更多壁山寺因壁山得名。 壁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称,以“其山削绝如壁”而得名。《(道光)通江县志》载,“壁山亦名翠屏山,或曰秋锦山”。壁州亦因壁山得名,建于唐代武德初年,辖诺水 …
阅读更多一、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玉堂山为名山也。其庙宇创自前明,至今已培修数次矣。历年既久,风雨飘摇。鳌脊则倾蹋矣,神光则暗淡矣,四壁墙垣亦荒芜而破碎矣! 余游览其间,殊声浩叹 …
阅读更多1983年12月,巴中县文物管理所会同四川省文管会在巴中县城守乡(今回风街道办事处)西龛山对一座明代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葬中出土了24张“大明通行宝钞”,随同还出土有木乃伊、衣服 …
阅读更多定县实验的目标是要在农民生活里去探索问题,运用文艺教育、生计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工作,以完成农民所需要的教育与农村的基本建设。而一切的教育工作与社会建设必须有事实的根据,才能 …
阅读更多张献忠“屠蜀”之说由来已久。大致有两种深具时代特色的说法: 一、清代时,多谓其“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四川一省之人被屠戮殆尽,以至“千里如烟,空如大漠”。 二、数十年前,史学界曾 …
阅读更多乾隆六十年秋,湖北襄阳白莲教首齐王氏(王聪儿)、樊人杰、王光祖、张汉潮、阮正隆等先后举事。因川、鄂接壤,很快波及川东北。 十二月二十一日,巴州新恩乡二甲永安场方山坪(今平昌 …
阅读更多据史籍载,开耀元年(681)十一月高宗第六子李贤被贬巴州(今四川巴中市巴州区),文明元年(684)三月“逼令自杀”,李贤在巴州生活了不到三年时间,但却令巴州人民思念不忘。清R26;朱 …
阅读更多前记 一、巴文化区域及杜诗巴文化直观数据 二、杜甫巴文化区域游踪及民风民俗体验 (一)初涉险峻巴地,亲历巴文化民风习俗 (二)徘徊巴文化腹心,全面了解巴文化风貌 (三)寄居夔州 …
阅读更多李蕃,李钟峨之父,通江刘二沟(今兴隆乡)人,清顺治丁酉(1657)举人,康熙九年(1670)选任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知县。 周元勋,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巴州知州。 在巴州任上 …
阅读更多云屏书院(今巴中中学前身)创于同治七年(1868)。 “夫化民以士,而教士以学”(余焕文《云屏书院碑记》) .时任知州陈洪绪根据宕梁书院的现状——“斋舍秋隘,多士难容”及州人兴学的呼吁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