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雍正)四川通志·山川》“王望山”条依旧沿袭诸志:“在州北十里。江岸自州城绝江而登,山高二里,岩径极险,占一州之胜。相传有王真人得道于此。真人名蒙,故名王蒙山。唐玄宗尝至此望京阙,故又名王望……有东洞、西洞,又有王蒙堡。”

乾隆年间,李元对以上文献记载或转引真人王蒙居王望山、唐玄宗骑白驴至王望山望宫阙之事更是直接否定,《蜀水经·巴水》:“……按:《图经》谓晋仙人王望之所居,望字子濛,常骑白驴,朝入长安市,暮回汉昌。唐开元中,元宗幸蜀遇之。州志谓元宗控骡于此而望宫阙。夫元宗避难何得迂行至此?且此山又安得见京阙?志乘家之附会不通,往往如此。《图经》已属荒唐,州志更为悠谬。”然而《(嘉庆)四川通志》记载王望山时,仍沿袭旧志,照搬照抄了《(雍正)四川通志》的相关文字。

《蜀水经·巴水》:“……杨羲仲《记》曰:‘山有二洞,左曰东洞,门如镵凿,高几三百尺,耀若太仪之庭、兜率之宫。又百余步,则空穴开明,石犬、石马诡形怪状,莫不毕献。又六七里通后山之根,右曰西洞,其奇怪亦亚于东洞矣。’”此段引文出自《舆地纪胜·巴州·景物(上)》“龙洞”条,之前亦被《蜀中广记·名胜记》《(雍正)四川通志》引用,记载王蒙山“岩腹间有龙洞”,《九州要记》所载的“白马泉”在黄牛山,白马泉从龙洞流出,龙洞又在王蒙山“岩腹间”,黄牛山即王望山——从南宋之前的《九州要记》至清中期《(嘉庆)四川通志》,诸志一直都在偷梁换柱,误将北龛记载为王望山。

《蜀中广记·名胜记·巴州》“北龛”条引“《碑目》云:‘王望山,旧名北山。山半石壁隐出老君像,唐人为赋北山老君影迹诗’”,将“北龛”误认为在北山(王望山)。从地理方位上讲,北龛因在巴州城北,故名北龛,称“北山”亦可,但北山此前已约定俗成专指王望山了,就不宜再将北龛称北山。《碑目》即《舆地碑记目》,凡四卷,系《舆地纪胜》全书之局部。“山半石壁隐出老君像,唐人为赋北山老君影迹诗”,即指北龛唐宋以来的摩崖造像。《蜀中广记·名胜记·巴州》“北龛”条引“《志》云:‘在北山一里,有白马泉。’《九州要记》云:‘即黄牛山,有穴,白马奔出,故名’”,黄牛山应为王望山一侧的苏山(今名苏山坪)。北龛(即大北龛)位于苏山南麓台地之下,苏山南麓台地是苏山的一部分。单一观察北龛所在台地,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从任何角度看都不像一座山,称其为黄牛山,这种以偏概全的地名命名是否妥当,姑且不论,文献对其记载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直至道光年间,本地志书才指出这种流传已久错误。《(道光)巴州志·山川》“北龛山”条:“在巴江北岸苏山之麓,诸志皆以为即王望山,非也。两山并峙,中隔小溪,龛在山下,距州城五里,山势环江抱郭,居民相望,林木阴翳,故游者绝少。”针对《舆地纪胜》《蜀中广记·名胜记》《(雍正)四川通志》《蜀水经》等文献言“北山有白马泉”“北山即黄牛山,有穴,白马奔出”“龙洞在王蒙山岩腹间”,《(道光)巴州志》明确指出属于误记。该志卷一《地理志·山川》:“《名胜志》云‘左曰东洞,门如镵凿,高几三百尺,耀若太仪之庭、兜率之宫。又百余步,则空穴开明,有琉璃洞及释迦像、石犬、石马,凡石之诡形怪状,莫不毕献。又遵后山之右曰西洞,其奇怪不亚于东洞’,今并无此洞,疑即东龛之东洞误记也。”据宋人杨羲仲《游龙洞记》描述的情形分析,《游龙洞记》描写的龙洞在东龛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巴中王望山|望王山 作者:周书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巴中县有过一次“王望山”“望王山”山名之争,缘由当时新修《巴中县志》。有人主张“王望山”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