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三、将唐太子李贤附会王望山始于清中期

清乾隆年间,巴州岁贡生文尚雅编撰《巴州志略》(写本)。

《巴州志略·山川》:“王望山在治北五里。唐章怀太子贤为武皇后废而徙此,尝登是山望宫阙,故名。”

《巴州志略》一改旧志“王真人得道于王蒙山”“唐元宗控白驴至王望山见京阙”传说,首次异想天开地将唐太子李贤附会于王望山,意在否定旧说,重新建构巴州乡土历史文化。

之后,《(嘉庆)四川通志》记载王望山驾鹤亭时,云“为章怀太子遗迹”。

《(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山川》:“王望山亦名北山,又名王蒙山。《通志》云:‘在州北一里,江之北岸。自州城绝江而登,山高二里,岩径极险,占一州之胜。’旧志云:‘有王真人得道于此,真人名蒙,故名王蒙山。’《名胜志》云:‘王望字子蒙,开元初,尝与元宗遇,俗传为晋时人,旦骑白驴入长安市,暮复回山中。’一说‘唐元宗控白驴至此,以望京阙,曰此去京师不远,故名王望’。旧志又云‘唐章怀太子尝登此山,以望京阙,故名’,众说各异。上有玉皇观,建于国初;旧有驾鹤亭、白云亭,今俱废……又云‘山上有王蒙堡’,今亦弥望荆榛,无从寻觅矣。”

上揭“《通志》”即《(嘉庆)四川通志》〔该志相关条目沿袭《(雍正)四川通志》的记载〕,“旧志”当指《舆地纪胜》,“《名胜志》”即《蜀中广记·名胜记》,载“唐章怀太子尝登此山”的“旧志”即文尚雅乾隆末年编撰的《巴州志略》写本。王蒙堡即蒙山堡。《(雍正)四川通志卷四·关隘·保宁府》:“蒙山堡,在巴州北十里。”

唐太子李贤贬谪巴州,《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但一些记载互相抵牾。甄别史料、对照相关记载,实乃一件费心费力之事。因《资治通鉴》编年体体例原因,李贤事迹分散于《唐纪》之中,比较零散,而《旧唐书》又被学界诟病错谬较多,故笔者择《新唐书》为据。

《新唐书卷八十一·列传六三宗诸子》记载,李贤字明允,唐高宗子,武后生。上元二年(675),皇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太子。不久,唐高宗命李贤留守长安监国。李贤处理政务明确公允,为朝廷内外称赞。李贤还召集学者注释《后汉书》。李贤为太子期间,与武后关系紧张。当时,术士明崇俨深得唐高宗和武后信赖。明崇俨曾对武后说“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李显)貌类太宗”,又言“相王(武后幼子李旦)相最贵”,李贤闻之深感厌恶、恐惧。时皇宫流言,说李贤不是武后亲生,而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李贤闻之,疑虑重重。武后作《少阳政范》《孝子传》给李贤,暗示他不懂为人子、为太子之道,并多次书信斥责之,李贤愈发不安。调露元年(679),明崇俨被强盗所杀,武后怀疑是太子所为,暗中派人揭发太子阴谋,在东宫马房搜出数百具铠甲,作为李贤谋反凭证。高宗一向喜爱李贤,及时传赦诏,方免其一死。但武后却以“贤怀逆,大义灭亲,不可赦”为由,将李贤废为庶人,幽禁长安。开耀元年(681)十一月初八(见《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唐纪十八》)又将李贤流放巴州。嗣圣元年(684)高宗驾崩,中宗李显继位,但不久就被武后废黜,改立睿宗李旦,武后由此把持朝政。武后命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李贤住宅,防备李贤谋反。丘神勣在巴州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李贤死时三十四岁(李贤死时,其年龄各史书记载不一),遗体埋巴州。闻李贤死讯,武则天在洛阳显福门举哀,并将丘神勣贬斥,但不久重获启用。神龙元年(705),唐中宗李显追赠李贤“司徒”衔,并派专人至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在今陕西乾县),自此巴州留下李贤衣冠冢。景云年间(710—711),唐睿宗李旦追认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李贤被逼迫自杀后,尸首埋巴州何处,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并未记载确切地点。《舆地纪胜·巴州·古迹》“唐章怀太子墓”条记载:“在城南一里。太子讳贤,高宗之子。招集诸儒注范晔《后汉书》。为武后所忌,徙巴州。没于巴州,瘗焉。”《蜀中广记·名胜记·巴州》记载:“有唐章怀太子墓。《志》云:‘在治南二里,高如一小阜。’”后来《(雍正)四川通志》《(嘉庆)四川通志》《(道光)保宁府志》均据此云“章怀太子墓在州南二里”,《(道光)巴州志》记载“墓在南龛山麓”。综合以上文献,章怀太子墓在巴州城南二里南龛山麓。唐中宗神龙元年李贤棺椁从巴州迁乾陵后,按常理,原墓地即日后衣冠冢所在地。王象之编撰《舆地纪胜》时,李贤已离世五百多年,王氏亦未注明资料出处,所用资料是否真实,是否是传说,李贤“墓(衣冠冢)在城南二里南龛山麓”之说令人生疑。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巴中王望山|望王山 作者:周书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巴中县有过一次“王望山”“望王山”山名之争,缘由当时新修《巴中县志》。有人主张“王望山”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