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二、北山·北龛·龙洞辨误

明代,《蜀中广记·名胜记》(《名胜记》即单独刊印行世的《蜀中名胜记》)记载巴州北龛时,将北龛与王望山再次混为一谈——据现存传世文献看,首次搞错的是《舆地纪胜》。《舆地纪胜·巴州·景物(上)》“龙洞”条:“在王蒙山之岩腹间,有洞深不可测……又杨羲仲《游龙洞记》谓:‘左曰东洞,门如镵凿,高几三百尺,耀若太仪之庭、兜率之宫。又百余步,则空穴开明,有琉璃洞及释迦像、石犬、石鸟,凡石之诡形怪状,莫不毕献。又六七里,适后山之根,右曰西洞,其奇怪亦亚于东洞。’”出错原因在于王象之错引杨羲仲《游龙洞记》。《游龙洞记》(原文佚)本是描写巴州城东东龛的龙洞,王象之却说龙洞“在王蒙山之岩腹间”。如果进一步深究的话,错出在《太平寰宇记》所引的《九州要记》。

《蜀中广记·名胜记》广泛征引前代多种文献,力图全面呈现四川各地历史文化的丰富性。然而,编撰者曹学佺对这些来自前代的各类文献并未细加考订,也不可能一一开展田野调查实证文献的信度,最终遴选可资利用的相关材料,不管真伪,结果书中错讹多多。《蜀中广记·名胜记·巴州》“北龛”条:“《志》云:‘在北山一里,有白马泉。’《九州要记》云:‘即黄牛山,有穴,白马奔出,故名。’《碑目》云:‘王望山,旧名北山。山半石壁隐出老君像,唐人为赋北山老君影迹诗。’《图经》云:‘王望,字子蒙。开元初,尝与玄宗遇,俗传为晋时人。旦跨白驴入长安市,暮复回。’《胜览》云:‘王望山,在江之北岸。自郡城绝江而登,山髙二里许,岩径极险,占一郡之胜。相传王真人得道此山。真人名蒙,故名王蒙山。’旧志云;‘唐玄宗控白骡至此山,望见京阙,曰此去京师不远,故名王望。’志云:‘龙洞在王蒙山岩腹间。’杨羲仲《记》云:‘左曰东洞,门如镵凿,髙几三百尺,耀若太仪之庭、兜率之宫。又百余步,则空穴开明,有琉璃洞及释迦像、石犬、石鸟,凡石之诡形怪状,莫不毕献。又六七里,适后山之根,右曰西洞,其奇怪亦亚于东洞。’杨虞仲《游王望山》诗云:‘白云环其巅,流水绕其趾。古木与云齐,偃蹇龙蛇似。飞仙渺何许,风驭难慕企。手种空流传,岁月尚谁记。化鹤空归来,其树还可指。仙凡隔咫尺,世人谬千里。丹灶空伏火,河车争挽水。学仙仙益远,槁死空山里。我欲问真诀,岂惮航一苇。便当捐冠簮,超然谢尘滓。仙人拍手笑,外物倘来尔。个中自昭昭,一点非非是。随缘了世缘,他年竟语子。’”〔“个中自昭昭,一点非非是;随缘了世缘,他年竟语子”,据《(道光)巴州志·艺文志·历代诗》补。杨虞仲,字少逸,眉州(今眉山)人,见《(道光)巴州志·杂纪志》。“杨羲仲《记》”即杨羲仲《游龙洞记》,“杨羲仲”疑为“杨虞仲”,《游龙洞记》《游王望山》疑似同一作者〕

曹学佺引《图经》《舆地纪胜》《方舆胜览》等文献将真人王蒙、唐玄宗李隆基再次附会于王望山,清康熙年间,引起著名学者顾祖禹质疑。顾氏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四川(三)·保宁府·巴州》中写道:“王望山,州北三里。岩径极险,为郡之胜。《志》云:‘山本名黄牛山。唐天宝中,有王望者字子蒙,隐于此,因改今名。亦名王蒙山。’又云:‘玄宗幸蜀,尝登此山,北望京阙,故名。’似误。”顾祖禹在爬梳文献时,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和警惕,对旧志附会“唐天宝中,有王望者字子蒙,隐于此”“玄宗幸蜀,尝登此山,北望京阙”于王望山深表怀疑,所以在引用旧志相关文字时,一并表明自己存疑的态度——“似误”,目的在于提醒读者。顾氏非四川人,对巴州的情况知之甚少,但他做学问求实求真的严谨作风令人敬佩!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王望山名实考
巴中王望山|望王山 作者:周书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四川巴中县有过一次“王望山”“望王山”山名之争,缘由当时新修《巴中县志》。有人主张“王望山”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