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主信仰的渊源与演变

二郎信仰的演化

川主、二郎的信仰有着十分浓郁的巴蜀风俗特性。最初,川主李冰是作为一个治水英雄被后世所铭记。到宋代。李冰的次子二郎,成为神话传说中除水患的大英雄,被演绎成为二郎神,由国家祭祀推广到全国,影响力甚大。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开封纪念二郎神生日盛况:六月二十四日,为川西灌口二郎生日,庆典在神保观(二郎庙)举办,“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与书艺局等处制造戏玩,如球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作乐迎引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钩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钩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太官局供食,连夜二十四盏,各有节次。至二十四日,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天晓,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诨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朴、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殿前两幡竿,高数十丈,左则京城所,右则修内司,搭材分占,上竿呈艺解。或竿尖立横木列于其上,装神鬼,吐烟火,甚危险骇人。至夕而罢。”如此盛大的庆典在首都举行,可见二郎神的信仰十分兴旺。

不过,随着二郎神崇拜的兴盛,民间又演化出二位二郎。一为赵昱,一为杨戬。关于二郎赵昱,北宋初年已有传闻。据《龙城录》载:“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从事道士李珏。隋炀帝知其贤,征召,不赴,督让益州太守臧賸强起。昱至京师,炀帝糜以上爵,不就,独乞为蜀嘉州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蛟,为害日久,截没舟船,蜀江人患之。昱莅政五月,有小吏告昱,使人往青城山置药,渡江溺死者,没舟航七百艘。昱大怒,率甲士千人,及州属男子万人,夹江岸鼓噪,声震天地。昱乃持刀投水,顷江水尽赤,石岩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执蛟首,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顶戴,视为神明。隋末隐去,不知所终。时嘉陵涨溢,水势汹然,蜀人思昱。顷之,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尊者,见于波面,扬鞭而过,州人争呼之。太祖文皇帝赐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岁时民疾病,祷之无不应。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又封显应侯。”《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称,在唐太宗封神以前,当地民众已为赵昱立庙于灌江口,俗曰灌口二郎。北宋真宗时,益州大乱,张乖崖奉旨入蜀治之,曾诣祠下求助于神,事后请皇帝追尊圣号,曰“清源妙道真君”。这些传闻,似将李二郎的事迹,演变为赵昱的神迹。同是治水,同是斩龙,同样受封,同样庙食灌口。于是人们难以辨别,统称其为二郎神。

《常熟县志》曰:“开禧中和州寇警,守臣梦白袍神谓曰:吾,隋人赵昱也。默为子助,子当益奋。屡战见神光烛寨前,跃白马空中,如梦状,因获破石矻达。寇大创引去,和州始安。守臣以状闻,封为王。今本邑以神平水患,凡遇水旱,请祷则应。神司水,而炳灵司火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60载:福宁州朝天坊,有土主七圣庙,供奉二郎神赵昱。这是南宋开庆元年(1259),知县李姓者,自蜀郡奉其香火至邑,邑人为其立祠。元至正十四年,福宁州灾害大饥,赵昱化为商人,由湖广附米舟至指松山,以解地方之急,朝廷闻其神迹,加封“灵惠威正博济真君”,并重建庙宇。洪武五年,草寇郑龙率三千余人犯境,守御百户宁祥仅六十余迎敌,“兵刃既接,贼见衣绯者率援兵至,逐惊溃,龙等卒就擒。十四年,处州寇作,百户张清祷于神,贼至长岭,望见骑士如林,遂不敢近。十七年,倭寇犯松山,炽甚,守卒无斗志。里人张子政祷于神,鼓勇而前,贼望风披靡。他若雨旸愆期,灾疫流行,随祷辄应。今州人皆敬事之。”南宋之际,传入江苏、福建的赵二郎,御敌抗倭,除疫禳灾,随祷辄应,俨然成为一方之保护神。

李、赵二位二郎的登场已十分热闹。然而,还有一位杨二郎。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说明民间信仰的一体多元化。凭借神魔小说的力量,杨二郎成为明清以来人们最熟悉的“二郎神”。《西游记》第六回称他是“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封神演义》更明指其名叫杨戬,是玉鼎真人的徒弟。远在北宋初期,“杨二郎”之说就已在民间流传,如《通幽录》即有卢顼之舅在塔上“与杨二郎双陆”等语,并谓杨二郎为神人,“出入如风如雨,在虚中。下视人如蝼蚁,命衰者则自祸耳。”可知民间以二郎神姓杨并非没有由来。

这个“杨二郎”又是谁呢?李思纯认为其原型是南北朝时氐族的英雄人物杨难当,他是氐王杨盛的第二子,继承长兄杨玄之位,故在传说中称为二郎。历史上杨难当的统治中心在甘肃武都的仇池,曾据有宕昌之地,即今邻近灌口的松潘,还曾派兵深入川境。四川本是羌氐族旧地,容易慑服于他的兵威。于是由传说而信仰而立庙崇祀,便成为唐宋以来所谓灌口神的起源。赵逵夫同意二郎乃氐族之神的看法,并且以丰富的史料证明,氐族先民最早生活在我国西北部,一直保持有“剠(黥)额为天”的习俗,即用刀在额上刻上痕迹,然后在伤口涂上墨,使长入肉中,形成永久的痕迹,看上去像一个竖起来的眼睛,即所谓“天眼”——这就是二郎神有三只眼的来历。

另外,也有人提出“杨二郎”可能是“羊二郎”之谐音。如黄芝冈认为灌口二郎的原型是古羌民祖先神大禹,杀羊祭神是羌人的习俗。再证以《博物志》“川西杨姓为羊化子孙”的传说、无义可释的川地羊名(羊蒙山、羊渠县、羊飞山)以及范石湖《离堆诗序》所称“民祭赛者率以羊,杀羊四五万计”的一种祀神习俗,更可推知川中杨姓大都是移入农耕地域的禹裔牧羊民族羌人所改,且能证明无论什么形象或姓氏的灌口二郎神都是羌氐人始祖大禹的变体。李思纯亦有相似的见解,但他推测灌口二郎最初应是羌氐族的牧神兼猎神。射猎必须携带弓矢与猎犬,故唐末五代的灌口神是披甲胄持弓矢的,明朝小说中二郎神驾鹰牵犬的造型,或由此嬗变。东汉以还,氐人由今陇南扩散到川北、西康,这一带不仅二郎神的庙很多,以“二郎”名山者也很多,最著名的便是康定的二郎山。《邛崃县志》卷三记“蜀中古庙多蓝面神像……头上额中有纵目”,反映了氐人宗教的遗存。唐以后,氐人逐渐融合于汉族和藏族,氐族的三目祖先神也随之成了道教神系中的成员,成为民间信仰广泛崇拜的二郎神。

概而言之,川主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后衍化为李冰次子,俗称灌口二郎。由于朝廷的推崇与民间信仰的相互渗透,灌口二郎神又分化出多神,如赵昱、杨戬。其中清源妙道真君赵昱,又成了梨园业的戏神、祖师。戏剧家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说:“奇哉清源师,演古先神圣八能千唱之节,而为此道。初以爨弄参鹘,后稍为末泥三姑旦等传奇,长者折至半百,短者折才四耳。予问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次教于人间,迄无祀者。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啰哩嗹而已。予每为恨。诸生诵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词。清源师号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减二氏,而无祠者,岂非非乐之徒,以其道为戏相诟病耶。”

以灌口二郎清源真君做戏神,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二郎神武艺高强,传说他下水斩蛟,为民除害。现存三本有关二郎神的元明杂剧中,他都是驱邪院主真武大帝的部属。汤显祖《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以他为戏神,能体现戏剧的逐疫功能。其二是二郎神为艺人崇敬的对象,《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灌口二郎生日时,诸色百戏艺人都要上演杂剧、舞蹈以示祝贺。这种习俗至今在江西南丰县上甘村仍然流传。李渔《比目鱼》传奇中,亦提到了戏曲的祖师爷,他说:“凡有一教,就有一教的宗主。二郎神是我做戏的祖宗,就像儒家的孔夫子,佛教的如来佛,道教的李老君。我们这位先师极是灵显,又极是操切,不像儒释道的教主,都有涵养,不记人的小过。凡是同班里面有些暗昧不明之事,他就会察觉出来,大则降灾降祸,小则生病生疮。你们都要紧记在心,切不可犯他的忌讳!”

清道光修纂《遵义府志》记载:“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所谓的阳戏,是一种假面傩戏。傩,是古代民间逐疫驱邪的一种巫术仪式。由于傩仪中人们头戴面具,装扮成各种威慑精怪的神灵形象,“傩”仪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戏剧行为,所以“傩戏”之名也就相应产生了。在各地流行的傩祭、傩戏中,二郎神即是傩坛主神。如安徽贵池清溪乡的叶、康、程、杨、汪诸姓家族的傩舞演出,第一个舞蹈便是戴二郎神面具的《舞衮灯》。

四川傩戏遍布巴山蜀水,千姿百态,名称繁多,有“庆坛”“阳戏”“傩愿戏”“梓潼戏”“师道戏”“鬼脸壳戏”等等称谓,合江则称“赵侯坛”或“端公戏”。赵侯坛是属庆坛类傩戏,它以赵昱为坛神。因赵昱历史上曾封侯,故尊称赵侯。赵侯坛长期来流行于合江县境内。合江是水路要道,境内江河遍布,因此极为崇拜斩蛟治水的赵昱。每届岁暮,人乐余羡,用巫者拔除邪祟,鸣锣、击鼓、吹角、男扮女装、歌舞达旦,名曰庆坛。庆坛时,在坛场正中立“正一玄皇上赵侯圣主”字牌,隆重祀之。

元明以来的戏曲、小说中,几乎没有把二郎神写成是李冰第二个儿子的,唯一的例外是杨潮观的《灌口二郎初显圣》杂剧。杨潮观于清乾隆时曾在四川邛州当知府,他对流传在川西一带的二郎神传说十分熟悉,故写《灌口二郎初显圣》,题目作“李郎法服猪婆龙”,写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离堆,龙婆龙子寻衅与李冰厮杀。李冰的儿子二郎纵鹰犬助战,终于擒获了猪龙婆母子,将龙婆用铁链锁在离堆下面,“要他约勒江沙,深无至眉,浅无至足”,又令龙子“攻开东岸,分水内江,使千里荒芜,变成沃野,永为天府之土”,灌溉农田。剧中写二郎斩蛟治水有功,蜀人尊为川主,奉为二郎真君,始终与治水造福于民紧紧结合,记录了巴蜀民众对川主、二郎的永久纪念。

来源:巴中日报。作者:李远国 田苗苗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川主信仰的渊源与演变
在巴蜀地区,关于川主为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川主即大禹。相传大禹治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史记·夏本纪》载:“天下皆宗……
<<上一篇
下一篇>>